祂的能力就是天下太平,就是個祥瑞,出現就代表著美好。
為什麼變成不死鳥了呢?翻譯的鍋,把西方的菲尼克斯翻譯成了鳳凰……
還有上帝也是這樣,帝是華夏文明至高意志,是絕對古樸且正統的信仰,代表的是天象,是北極那顆不動的星。
後來的昊天上帝,東皇太一,都是指它。
《詩經》:‘皇矣上帝,臨下有赫’,‘蕩蕩上帝,下民之闢。疾威上帝,其命多闢’,‘昊天上帝,則我不遺。胡不相畏,先祖於摧’。
可現在一說上帝就想到聖經,還是翻譯的鍋……
但不管是龍、鳳、上帝,都還是我們的文化,我們從來不會覺得祂們是娜迦、菲尼克斯與耶和華。
這就是吸收文化包容兼蓄而非被征服。
良渚文明現在學界普遍認為,它在距今4300年前,神秘地消亡了。
原因有三種可能。第一,海侵導致良渚人失去家園,被迫遷徙,分散各地,融入了其他文化。
第二,被外敵入侵,滅亡了,文化被敵人吸收。
第三,自我消亡了,因為太側重宗教神權了,大量的生產力用於製作玉器,浪費了太多社會資源。但是因為長時間的交流融合,其他文化吸收了它的工藝。
都有可能,其中第一種可能最大,繼而衍生了‘良渚北上征服論’。
但我認為征服實在太扯,更可能的是部分族人帶著技術加入了北方。
這就必須從考古發現入手了。
……
首先介紹一下,古中華大地,新石器時代的幾大文化圈。
燕遼區、海岱區、中原區、甘青區、巴蜀區、兩湖區、江浙區。
當然還有兩廣和更北邊的地方也有很多新石器時代文化,但相容較少,姑且不談。
燕遼地區,比較著名的就是小南山、興隆窪、紅山文化。
小南山距今9000年,先後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匕形玉佩、觿形玉佩、玉管、玉珠、柱狀玉玦、玉璧、玉環、玉錛和玉斧等,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系統性用玉遺址。
興隆窪距今8200年~7200年,玉器有柱狀玉玦、玉斧、玉錛和匕形玉佩,有距今八千年,我國最早的磨光真玉器。發掘一對大型玉玦,製作精美,直徑約6厘米,是迄今發現興隆窪文化珏飾中最宏大的傑作,被稱為“玉玦王”。
最後就是著名的紅山文化。
當然遼河流域還有很多,並不是只有紅山文化,只是學界通常把紅山當做遼河流域的文化代表。
大概距今6000年~5000年,以極度精美的玉器著稱於世。分佈極廣,稱霸燕山以北,已經發現有近千處遺址。
器型以動物形象為主,玉龍、玉鳳、玉豬、玉龜、玉鳥、玉蟬、玉魚、玉人等,其中c形碧玉雕龍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儲存最好的龍形象,被稱為“中華第一龍”。
其實還有更早的龍,但是用石頭堆砌的,也在遼河流域。
紅山的牛梁河遺址有規模宏大的壇、廟、冢遺址群,五冢一祭壇,形成了完整的祭祀體系。
有個冢長130米,南北寬45米,共佔地5850平方米。其中一號墓規格最高,四周砌築石牆,內部四面砌有石階,證明當時等級觀念已經形成。
還發現了佔地面積7*18米的女神廟,出土的陶製女神像,有人稱之為最早的女媧。
是不是女媧不知道,但高等級的祭壇,大量精美玉器以及女神廟的出現,說明紅山文化是母系社會,且有女神崇拜。
再加上數量眾多的精美玉器,紅山文化的生產力和文化水平,已經同時期極度發達了。
……
海岱地區,也就是指山·東,以及蘇北和徽北。
後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海岱龍山文化一脈相承,沒有中斷過。
這裡只說最出名的大汶口文化,距今6200~46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