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壞的很!
這還是開封府!
皇帝眼皮子底下!
趙煦不敢想象,東南六路土貢會被玩成什麼樣子?
關鍵,這些錢一個銅板都沒有進趙煦的封樁庫!
甚至,都沒幾個進地方官的兜。
大部分都落到了胥吏們兜裡!
很多胥吏甚至認為,這就是朝廷給他們的福利!
所以,一個個拿的心安理得。
等於,趙煦自己只是得到了每年不過三十匹方紋紗、方紋綾,十一領蘆蓆、十五斤麻黃、一斗酸棗。
卻要背上每年加徵上萬貫的惡名!
好處你們拿了!
鍋卻是朕的?!
豈有此理!
趙煦乾脆一刀切,直接罷停一切土貢。
當然,中央還是需要地方上的土特產的。
這是大一統的需要!
也是王朝存在感的彰顯。
所以,趙煦隨後下詔,命有司整理州郡土貢名錄,然後由封樁庫撥錢,給與州郡官員,由這些官員按照市價在市場上購買相應的土貨。
再透過國家的郵傳系統,送到汴京城來。
這樣,朝廷依然能得到地方土特產,而地方上卻沒有了加徵的理由和藉口。
雖然不少地方的胥吏,可能依舊會打著‘土貢’的幌子撈錢。
可終究,這鍋是再也甩不到趙官家身上來了。
而趙煦的這道旨意下達後,朝野內外,自然又是一片稱頌。
元老們更是直接將此事與漢文帝罷停諸侯國貢物一事對等一切,吹捧這是‘千古仁政’。
連帶著,慶壽宮方面,也開心了起來。
因為,趙煦罷停土貢打著的幌子是‘為太母聖節故’。
這對生平最好面子的慶壽宮來說,不啻是最好的禮物。
故此,在第二天,也就是七月已醜(十六),太皇太后特意遣人來,請了趙煦和向太后到慶壽宮參加宮宴。
趙煦和向太后自是欣然應約前往,等到了慶壽宮。
趙煦就發現,這次的宮宴,來的人不少。
整個慶壽宮,都是近支宗室、外戚家的人。
等趙煦和向太后到了後,這些人就立刻烏泱泱的排著隊,來到殿上給趙煦和向太后問安。
首先來到殿上的,自然是兩位皇叔和其家人。
“臣揚王顥(荊王覠),恭問皇帝陛下、皇太后聖躬萬福!”
然後,就是兩句女聲。
“臣婦王氏……”一個嬌滴滴的少女之聲,在荊王覠身後傳來。
這位是趙煦的新嬸嬸,乃是荊王趙覠在今年新娶的新婦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