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二年七月壬戌(13)。
彰德軍節度使張方平、保寧軍節度使馮京入宮拜謁太皇太后,並敬獻坤成節賀禮——最新編纂出版的《元祐字典》的七卷和第八卷樣書。
太皇太后得之大喜,隨即降詔,以張方平、馮京,著書有功,各加食邑一千戶,食實封四百戶。
同時許其,各蔭一子為官。
同日,大理寺卿、刑部侍郎杜純,上報了已經審結的府界胥吏諸案卷宗。
這幾日,隨著坤成節將近,大理寺和御史臺,都加快了審案效率。
顯然,這同樣是為了獻禮——天子聖節或者太后聖節之前,是有獄空的要求的。
不然,若天子聖節或者太后聖節時,大理寺裡還關了一堆人,這叫天下人怎麼看?
所以,在坤成節前,循例都是要突擊結案的。
今年,自也不例外。
甚至,因為太皇太后自張敦禮案後,就沒有御正殿聽政了。
所以,這個事情在政治上的優先度,反而比過去更高!
於是,都不需要人打招呼,曾布領銜下的大理寺、御史臺、刑部就已經自動自覺的,開始了快速審理。
一個個案件,被高速審結,然後上報到了都堂,都堂的宰執們,只是簡單的過了一遍,就紛紛簽押認可,然後透過通見司,將相關卷宗,送到了趙煦和兩宮手中。
當這些卷宗被送到宮中的時候,趙煦正好在陪著向太后在保慈宮後的御花園中散步。
向太后見著被送來的卷宗,又看了看正好在她身邊的趙煦。
一個念頭,在她心中浮現。
“六哥……”她輕聲說道:“與我一起審閱這些卷宗可好?”
六哥,如今已經在用人、用兵和用政、經義方面證明了自己。
但他還有個東西,並未向天下人證明。
那就是司法!
自古以來,天子就是集一切權柄於一身的最高統治者。
而司法,更是重中之重!
作為士大夫家教育出來的皇后,向太后可能在庶政上缺乏能力,對如今的大宋社會也沒有什麼認知。
但,她對這些關乎權柄的事情,卻非常敏感。
她很清楚,自古帝王,皆以親斷刑獄為要。
這是因為,天子乃代天牧狩之人。
而代天牧狩之人,必須親斷刑獄!
故此,向太后迎著趙煦的眼神,解釋道:“我當年在閨閣時,曾聽人說過,天地生養萬物,故此天地乃萬民之父母……”
“而人君,天地之宗子也!”
“故此,六哥當以萬民福祉為任,這杖法任刑之事,猶當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