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素來關心河北百姓,重視河北民心!”趙煦說道:“故此,即位後便屢次下詔推恩河北士紳,更遣宋用臣等,於河北清淤、修路、鋪橋!”
“凡此種種,天下共見,士民所共知!”
“此番買撲抵當所,更是單獨為河北路,單劃一個抵當所!”
“此事,老鈐轄當與河北諸商賈,詳細闡述,務必使諸商賈皆知我對河北的關愛!”
“此外,老鈐轄可透露一個事情,與河北諸人……”
“便說,此番買撲,即使未能中標,也不必憂心,我自還有好處與之!”
河北路!
是大宋的軟肋,同時也是大宋最特殊的地區。
自大宋立國以來,河北路就是一個真正的自由經濟社會。
趙官家們在河北,既不榷鹽,也不榷鐵,甚至連酒都不榷。
放任民間自由野蠻生長!
所以,大宋的河北出鉅商!
河北人有錢到什麼地步?
趙煦記得,就在元豐八年的時候,河北路有司就報告說,有個大商賈,希望買撲整個河北的鹽業市場。
而且,他提出一個驚人的價格。
但是,趙煦看到了奏疏後,立刻馬上就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還下詔嚴厲訓斥了有關官員!
後來,更是藉口其他理由,貶黜了那個上書提議的官員。
為什麼?
因為河北有統戰價值!
但凡趙官家今天敢在河北實行食鹽榷買制度,讓河北人吃趙官家的高價鹽。
明天河北人就會用腳投票,潤去遼國,當耶律家的臣民。
別笑——因為,在大宋境內,生活著一大批既有遼國戶口,又有大宋戶口的所謂‘兩輸戶’。
這些人,既向遼國納稅服役,也向大宋納稅、服役。
看上去,這些兩輸戶們的日子應該很慘了吧?
事實是——整個天下,沒有比這些宋遼邊境上的兩輸戶們更快活的群體的了!
因為,宋遼都在爭相的拉攏他們,統戰他們,給與他們超級優惠的政策!
像是大宋,就長期不向他們徵稅,也不要求他們服役。
後來還是仁廟朝的時候,有人說——兩輸戶一直不納稅,似乎也不好。
萬一他們長期沒給大宋納稅,導致他們自我認同是遼人了,就不妙了。
於是,朝廷才派人去要求兩輸戶們象徵性的每年交一點正稅。
而且,這些稅收不是強制性的。
你交也行,不交也沒問題。
朝廷不會和其他地方一樣,派人催稅。
遼國那邊,對這些人就更優待了。
因為他們是生活在宋境,但給遼人納稅的‘忠順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