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本位!
歷代趙官家,對著天下州郡的一切,儘可能的竭澤而漁。
所以,趙官家不僅僅是大宋朝最大的地主——根據漆俠先生在《宋代經濟史》中的統計,元豐六年,北宋計有墾田大約七百二十萬頃,而趙官家所擁有的官田數字超過三十二萬頃,佔天下總墾田數的百分之四點三左右。
歷朝歷代,誰家皇帝,能擁有這麼多土地?
趙官家們做到了!
除了土地,趙官家們還有大量的遍及天下州郡的各種作坊、礦冶、渡口、碼頭等等……
監當官們,就是替趙官家去管理這些產業的職業經理人。
趙官家們,幾乎是極盡可能的,將自己的手,伸向了整個王朝可以掌控的一切資源。
看上去,趙官家們這麼竭澤而漁。
大宋朝的經濟,應該崩潰了吧?
但事實恰恰相反!
大宋經濟,非但沒有崩潰,反而是有史以來,財政收入最高的王朝!
元祐元年,財政收入更是達到了七千萬貫!
為什麼?
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制度。
既然趙官家們,需要從天下州郡的商業活動中來攫取利益。
也就意味著,趙官家們必須在事實上放鬆對民間商業的限制。
於是不僅僅解除了對商賈的各種歧視性的法律,還承認了私人財產的合法性。
像汴京這樣的商業城市裡的市民們,甚至已經習慣了透過訴訟爭產。
商品經濟,開始衝擊著傳統的儒家綱常倫理。
立國之初,就發生過,兩個宰相為了爭一個富婆而把官司打到皇帝面前的事情。
這在其他王朝,幾乎不可想象!
發展到現在,儒、商開始合體。
福建、東南的商賈們,都開始供養族中能讀書的年輕人。
等這些年輕人求取到功名後,再反過來,給家族的事業提供官方保護。
像是章惇、蔡京、蔡確、呂惠卿,這些福建籍的重臣家族裡,都有著大量經商的族人。
官商融合,已是世代的主流。
民間的有錢人很多!
當然了,這些人基本都是官商合一的。
背後總能找到一個或者幾個重臣。
像相州韓家、壽州呂家的人,為什麼能不貪汙就可以維持他們的宰執生活水平?
答案就在這裡!
趙煦聽完劉惟簡的介紹,微微頷首,然後就道:“辛苦老鈐轄了!”
“但有個事情,尚需老鈐轄替我奔走一番……”
“請大家吩咐!”劉惟簡立刻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