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徐鶴無奈背道!
謝夫子見他真能背出,這才緩頰道:“看來確如傳言,你私底下是用了功的!”
剛剛這段話依然出自《中庸》,後世小說、電視劇裡用的還挺多。
再說了,徐鶴本來就熟讀《四書》,這種題目自然難不倒他。
但謝夫子沒有因為徐鶴的所作所為,促使他的迴歸,從而對徐鶴的學業有所放鬆。
謝夫子剛見面就問之前沒教過徐鶴的《中庸》,要是旁人站在徐鶴的立場上,心裡多少有些不痛快的。
但面對這樣的質問,徐鶴非但沒有不開心,反而對眼前這位夫子有點尊敬起來。
謝夫子沒有跟他廢話,反而直接針對徐鶴的課業,幫其制定了計劃。
“既然四書已讀熟,先選本經,之後五經通讀,閒暇兼顧《國策》、《文選》……”謝夫子一邊說一邊用筆記錄。
徐鶴偷瞄了一眼,只見他在一張紙上寫了【徐鶴】二字,然後將剛剛的教學計劃一一列在紙上,防止自己忘記。
“是個教學嚴謹的老頭!”徐鶴想起了高中時的班主任,當年他也是給班級每個學生建立學習檔案,教學都是按照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特別對待!
抄寫完成後,謝夫子板著臉繼續道:“既然縣裡又將我尋來,那我也要改改這社學的規矩。”
“1、授書要按各人資質,限定行數不可或多或少,不可人人畫一,亦不可勉強多讀!”
徐鶴心道,果然,這要因材施教了。
“2、諸生清晨到齊,將昨日書讀五遍,要極熟。再理近邊帶書三首,熟背。背畢,將本日所授之書分作兩節讀二三十遍,才放早飯。”
“3、早飯後先讀會上一節,再讀會下一節,巳時講書!”
“4、講書,每日要諸生輪流講,還不明者先生再講之!”
“5、看書畢,仿臨法帖一幅送呈先生,較其美醜以行賞罰!”
“6、午後將上午所讀書串和限時讀熟。”
“7、將本日書草草背完,即學次日生書,讀二十遍……”
……
“15、諸生勤學好問、有進益、守規矩者賞票一紙,遇該責罰時免罰一次。功課勤惰亦當賞罰行之。”
“16、諸生勤學好問,有進益、守規矩者記錄在薄一分,積至十分,關白縣衙,給紙筆犒賞!”
“……”
一番社學學規,謝夫子足足讀了一炷香功夫。
徐鶴聽得很認真,不僅不覺得枯燥,反而覺得特別有意思。
這古代的社學跟後世的學校規矩都差不多。
每天排課,不準交頭接耳,交友、文會、慶弔、飲宴之類的活動都要請假,讀書是積分制,學的好申請獎學金……紙筆獎勵。
學得不好還要懲罰……帶家長!
徐鶴有點恍惚,感覺自己又回到了初中那會兒。
就是早個戀,被帶家長、罰站。
也不知道這一世有沒有早戀之說。
應該沒有,他明明看見徐家村裡很多跟他年齡相仿的傢伙,孩子都兩個了……
……不知不覺又自爆了單身狗的現實。
見謝夫子說完,徐鶴趕緊趁著他喝水的檔子回道:“夫子,我已經選了《詩》為本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