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直就是權傾天下。
這種太監可留不得。
當即,在高拱的示意之下,六科給事中和言官們開始對馮保進行彈劾。
他們將馮保歷來所做的一些貪贓枉法的事情全部都扒了出來,準備遞交給萬曆皇帝朱翊鈞。
讓朱翊鈞趕走馮保。
高拱打算在奏摺批下來之後,就起草聖旨將馮保給驅逐。
可是他好像忘了,司禮監是馮保所掌控的。
所有的奏摺在遞交給萬曆皇帝朱翊鈞之前,都會在他手上過一遍。
高拱也是小瞧了馮保的狗膽,認為馮保沒有膽子敢將朝廷的奏摺給攔下來。
但是馮保就是這麼做了,就是這麼的膽大包天。
馮保直接將高拱彈劾他的奏摺全部給攔了下來,並且隱藏了起來。
趁著這個間隙,高拱趕緊去找張居正商量對策。
原來馮保早就和內閣次輔張居正勾搭上了。
馮保想要扳倒高拱不是一天兩天的,僅僅靠他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所以他尋找到了張居正。
希望能夠和張居正聯手對付高拱。
而張居正也有想要扳倒高拱的想法。
因為張居正想要獨攬大權來推行自己的新政改革。
如果到時候高拱還是內閣首輔,那他的新政改革絕對推行不起來。
而且張居正很清楚,他的改革一樣需要其他渠道的力量,就比如馮保這個太監的力量。
朝堂上面的事情他可以自己來辦,但是也需要一個幫手。
馮保就是這個最好的幫手。
不求馮保能夠給他多大的幫助,只求馮保能夠在他改革的時候別整事情就行了。
所以,有著共同敵人的張居正和馮保兩人就這樣走到了一起。
開始謀劃著要怎麼樣扳倒高拱了。
高拱雖然是個能人,本身也有才華,而且對的大明也是忠心不二。
但是高拱依然有他的缺點,而且很致命。
那就是高拱沒有容人之量。
在他擔任內閣首輔期間,可以說是專橫跋扈。
所有他看不慣的或者說所有他不喜歡、所有與他政見不合的都會受到他的打擊。
他也逼走了不少朝中大臣,甚至有不少內閣的人。
同時高拱也因此落下了不少的罵名,得罪了不少人。
至於張居正和高拱之間的齷齪,就是因為張居正的恩師和高拱之間的間隙所導致的。
徐階當年起草嘉靖皇帝遺詔的時候並沒有叫上當時就是內閣大臣的高拱,而是叫上了自己的得意門生張居正。
而高拱為人心胸也不夠寬廣,就此與張居正之間留下了間隙。
在高拱坐上了內閣首輔的位置之後,他更是囂張跋扈。
將大權緊緊的握在了自己的手中,不允許任何不同的聲音出現。
針對這一點,馮保和張居正直接開始佈局。
向李太后說高拱頤指氣使,專擅國柄。
當初,穆宗朱載垕駕崩的時候,高拱在內閣十分悲痛地說:“十歲太子,怎麼能治天下!”
馮保就將這句話添油加醋的說給李太后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