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李太后面前誣告高拱說:“高拱說太子朱翊鈞是是誰的小孩子,怎麼能夠掌管天下百姓。”
李太后聽到這個話後很是吃驚。
這是什麼意思?高拱這明顯是心懷不軌啊。
居然對於大明朝廷正統的皇位繼承人說出這樣的話來。
連太子都不能夠做這天下百姓的主人,那試問還有誰能夠做?
難不成還是別人?
沒過多久,馮保說的這些話就傳到了朱翊鈞的耳朵裡。
朱翊鈞聽到之後也是極為吃驚、臉色大變。
但是高拱始終都是他老爹朱載垕留下的內閣首輔,也算是託孤大臣了。
所以朱翊鈞並沒有將高拱怎麼樣,但是卻已經在心中對高拱有些不滿了。
在加上高拱自己平時裡也得罪了不少人,而且的確是有些專橫。
所以,在張居正和馮保兩人的努力之下,萬曆皇帝朱翊鈞終於決定對高拱出手了。
在得到了李太后的同意之後,朱翊鈞讓高拱致士了。
也就是讓高拱自己辭官回鄉養老。
面對李太后和萬曆皇帝,高拱沒有任何的辦法,只能老老實實的辭去了內閣首輔的官職,回鄉養老去了。
而高拱一走,張居正在馮保的幫助之下,順理成章的就成為了大明朝廷的內閣首輔。
張居正坐上內閣首輔的位置之後,其實與高拱並沒有多少差別。
一樣是獨攬大權,軍政大權一手抓。
大明朝廷的中的大小事務幾乎都是由張居正來一手裁決。
也就多虧了張居正是個能人,而且是個很厲害的能人。
不然大明朝廷有可能會提前幾十年就滅亡了。
可是張居正硬生生的給大明朝廷續命了七十年。
在他的一系列改革之下,大明朝煥然一新,成為了整個明朝兩百七十六年國祚裡最富有的時候。
公元 1573年,張居正在萬曆皇帝的支援下,開始了一些列的改革。
不管是在在經濟還是軍事或者師朝政的辦事章程上,都開始進行了改革。
公元 1574年,張居正啟用戚繼光鎮守薊門,啟用李成梁鎮守遼東。
有了戚繼光和李成梁兩人坐鎮遼東,遼東局勢徹底被大明朝廷掌控。
北邊的疆域安全得到了保證。
公元 1580年,在張居正一條鞭法的改革下,大明朝廷財政收入暴漲。
百姓們生活的富足了起來,整個大明的經濟空前繁榮。
直接扭轉了從嘉慶朝開始的大明頹勢,甚至讓人看到了大明朝廷騰飛的希望。
這就是歷史上說的‘萬曆中興。’
但是這個萬曆中興的主人公卻不是萬曆皇帝朱翊鈞,而應該是大明朝廷內閣首輔張居正。
雖然一切都朝著最好的方向發展,可最後始終還是出現了問題。
而這個問題的出現,也直接到導致了大明朝由盛而衰。
使得萬曆中興成為了短暫的曇花一現。
歷史上最著名的那句‘明之亡,實亡於神宗’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出現的苗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