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勢而為,才是智者所為。
沒有人能逆著大勢去走。
別說朱祁鈺做不到,就算是太祖皇帝,照樣做不到。
每個人都要順應大勢。
沒錯,國內極端大蕭條,需要權貴把錢拿出來活躍市場,做法沒錯,可他是怎麼善後的?
一次次薅人家羊毛!
薅完就當忘記了,不管了。
他不死誰死?
他屁股太歪了。
他一定會死,還會死得很慘。
明明他死得很詭異,寒冬臘月,死在水裡,用腳指頭想都知道有問題,可是,沒人敢查!
就是讓輿論紛紛,就是讓伱們猜。
就是明著告訴你們,我們殺的!
誰敢怎麼樣!
你朱載壡敢查嗎?
借你一萬個膽子!
你敢查,下一個死的就是你!
朱厚煐明明非常清楚,可他不敢說,他只要說出一個字來,他的太子就會死,他這一脈的人都會死!
他是一個很有責任心的皇帝,也是一個好父親。
他不像朱佑梐那樣,沒人約束後放飛自我了。
他一直將老皇帝的諄諄教誨,放在心上。
他一直將大明扛在自己肩膀上。
他一直將友愛皇族,放在心頭。
他雖然沒給弟弟們錢財,但允許弟弟們參政,且都有比較好的賢名,他友愛皇族,疼愛兒女。
老皇帝的遺志,他繼承了。
去了地下,他也問心無愧。
他在朱載壡手裡,偷偷寫了一個“宮”字。
當天晚上,他就不行了。
內閣首輔宣讀傳位聖旨。
正德十五年,正月初四,午夜兩點,正德皇帝朱厚煐駕崩於乾清宮。
廟號武宗,諡號毅。
於正月初七,太子朱載壡登基,年號嘉靖。
朱厚煐死了之後,民間開始給弘治皇帝翻案,普遍認為弘治帝是一個好皇帝,起碼在弘治朝,經濟極端繁榮,大明走上了又一個頂峰。
弘治中興,恰如其分。
可正德朝,卻政治昏暗,昏招頻頻,對內大蕭條金融危機毫無作為,對外戰爭用綏靖戰略,失去大明世界霸主的地位。
大明實亡於正德。
朱厚煐頗為不孝,對皇父不敬,偏愛兒女,對弟弟不友愛,雖勤於國政卻走錯了方向,對外軟弱,毫無作為。
不具武功,卻廟號為武,實在諷刺。
反觀弘治皇帝,在位時的盛況,全世界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