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煌煌盛世百年,卻斷於正德朝,正德皇帝罪大惡極,該掘了他的墳。
朱厚煐死後,效仿曾祖父和祖父,將骨灰葬在邊疆。
結果,他的骨灰卻被人盜了,被揚了。
嘉靖皇帝朱載壡得知其父骨灰被揚,頓時驚恐起來,忽然懂了他爹在他手心寫的“宮”字,是何含義。
宮裡不安全,讓他慎之再慎。
所以,在正德十五年夏天,嘉靖皇帝決定住去養心殿,世祖皇帝曾經住過的地方,才能給他最大的安全感。
朝堂上,他也開始和稀泥。
不再行駛他父親的政策,選擇屈服於權貴。
戰後這塊大蛋糕,絕對不能讓正德皇帝分潤,那樣的話,權貴肯定吃不到多少。
看看,嘉靖多聽話。
他會乖乖把刀子交給權貴,讓權貴自己分。
嘉靖皇帝自廢武功,抓在皇帝手裡百年的皇權,他主動削弱了幾分。
看看,這才叫聽話。
嘉靖元年。
金國劇變,金國皇帝退位,金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走向共合的國家,去皇帝制,取代的是總統制。
第一任總統,楊一清的孫子。
一夜之間,天下各地都出現了廢皇帝制的聲音。
皇帝制,忽然之間就搖搖欲墜了。
主要還是戰爭的原因。
皇帝的權力太大了,為了自己的私慾就發動戰爭,戰勝也好辦,敗了也有人頂罪,偏偏是和,空耗國力啥都沒得到。
金國劇變之後。
旁邊的蜀國,也宣佈廢皇帝制,以教派魁首擔任總統,徹底轉向成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
而擔任總統的人,還是朱家人。
蜀王一系就非常聰明。
佛教不能丟,權力我也不撒手。
南美洲的戰爭一直在打,蜀國想獨善其身很困難,看到了戰敗者的下場,蜀王一系決定,皇帝願意誰做誰去做,反正他家是不做了。
以前藩國之間的戰爭,是不殺同族的。
朱見漭打仗的時候,一個朱家人都沒殺。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可就不一樣了。
大家之間血脈都很稀薄了。
吞了人家的國,肯定要斬盡殺絕。
別管什麼親戚,你能保證以後不復闢嗎?
親戚有個屁用?
這和景泰後期的東歐戰爭還不一樣,朱佑榶抓住了魯王,最終也放了,因為當時血緣關係還很近。
到了載字輩,血緣很遠了,再加上這些年打仗都打出了真仇真恨,怎麼可能不斬草除根呢?
像金國、蜀國這樣的小國,在戰爭中很吃虧的。
他們根本沒有抵擋大國進攻的能力。
獨善其身都很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