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老十二,和朱見漭從小長到大的。
那傢伙多厲害,他心知肚明。
這些年朱見漭是藩王中開疆拓土最大的藩王,可以說是老皇帝諸子中最有能力的兒子。
這樣一人登基繼位,息國彈指可滅。
息國在郤國、沈國眼裡是包袱,可在大明眼裡不是的,不就幾千萬人嘛?大明養著!
而開啟了蘇拉威西島,直接打通了通往大洋洲的路。
這裡是要道啊。
野心勃勃的商王能放過?
所以,郤王朱見淶來信,郤王亞太諸國摒棄前嫌,一致對外,他立刻選擇同意,參與三國聯盟。
朱佑柛來的時候,郤國、息國、沈國三國已經正式結盟,目前正在和宋國談判,最好請周王來主持大局。
在息國,朱佑柛最大的印象就是窮,就是橫。
這裡人說話模樣兇狠,態度兇橫,一副殺人的樣子。
朱佑柛在街上轉了兩個小時,被偷了九次,差點捱打十二次,還被人踹了一腳。
這個破國家,朱佑柛打死都不想再來了。
他一刻鐘都不想呆了。
立刻北上沈國。
沈國,也是千島之國,除了呂宋島、民都洛島、公主島的菲律賓,就全是沈國的領土。
這是一個極端破碎的國家,具體有多少島嶼,沒法統計。
沈國主要領土在棉蘭老島。
他也想過填海,問題是填海的費用太高了。
沈國沒這個錢,也不願意投資。
沈國是大明最近的國家。
這個國家的基建,基本都是大明承包的,出的都是內帑的錢,等於說大明給他建的。
沈王朱見滸,是一個很會哭的人。
幾乎月月哭訴自己國家窮,從大明手裡摳好東西,往自己國家劃拉。
其實沈國是一點都不窮,國土面積不大,卻有八千萬國民,人均收入,幾乎和大明持平,甚至還略高一點。
因為沈王能劃拉呀,基建是大明掏錢建的,國民福利也是從大明哭出來的,很多地方都是大明花錢。
之所以養著它,因為這個國家地理位置太關鍵了。
呂宋島,是大明對大洋洲貿易的重要據點,來往船支,是一定要經過沈國的。
沈國就成為了大洋洲貿易樞紐。
所以呀,沈國只要跟著大明腳步,就能賺到錢,這就是地緣優勢。
再者就是沈王會哭。
民都洛島,本來是沈國的,在景泰五十年時,被劃入大明的,當時沈王就哭來了巨大的好處。
準確地講,老皇帝花了二十億,買下這座島,全是沈王哭出來的錢。
之所以要民都洛島,就是為了構架第一層島鏈。
沈王一邊哭,一邊要,雖讓人厭煩,卻真能要來。
其他藩王可拉不下這個臉。
而沈王,在沈國,卻備受愛戴。
沈王哭來的錢,可沒揣進自己腰包裡揮霍掉,而是用作工業建設,發展實業,用於民間福利建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