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國八千萬國民,生活幸福率,要比大明高的。
其實。
當時老皇帝索要可不止是民都洛島,而是要三寶顏到婆羅洲仙本那這條島鏈,中間是蘇祿海,將蘇祿海變成大明內海。
其實,大明當時就該把整個菲律賓全部吞進去,不該封給沈王。
從菲律賓到婆羅洲,有兩條重要島鏈。
一條是公主島、民都洛島、呂宋島。
另一條則是三寶顏、仙本那。
這樣架構島鏈,婆羅洲東部,將再無外患。
作為大明最大的島嶼,也是最富裕的島嶼,婆羅洲上面可生活著三億多人口呢。
沈王卻只肯出售民都洛島。
當時,老皇帝想將希臘送給沈王,給沈王作為新封國,並給他一百億的現金補償。
沈王卻拒絕了。
歐洲哪有挨著大明香啊,挨著大明,躺著就能過到人上人的日子。
歐洲那鳥不拉屎的地方,誰去誰腦殘。
可是!
朝廷換太子了,商王朱見漭繼太子位!
這下壞菜了!
沈國是大明毗鄰國家,也是最有機會威脅大明南疆的國家,對於一個馬上皇帝而言,他決不會允許任何危險存在,必然要吞併沈國啊。
所以沈王后悔了,去希臘多好啊。
在大明身邊太危險了。
現在想反悔也不行了,老皇帝估計沒精力給他換封國了。
所以,郤王朱見淶請求三國聯盟,他立刻就答應了,最擔心的是他呀。
以前還和息國有島嶼爭端,這回直接沒有了。
一個破島算個屁啊,只要能保住國祚,比什麼都重要。
所以,朱佑柛在沈國最大的感觸是,舒服。
這地方太富了。
大明手中漏出來的食物殘渣,就餵飽了這個藩國。
尤其此地,是通往大洋洲、美洲的重要路段,天然具有樞紐的作用,各國船支都要經過沈國。
百姓個個富裕,聽說國內很多慈善基金會,都有來自沈國富商的募捐,可見這邊人的富裕程度。
南洋封國,只有四個,虞國、郤國、息國、沈國四個近支藩王。
之前是有遠支藩王的,但四王都索要那些島嶼,導致整個南洋,只有這四個國家。
以前朱見淇當太子的時候,大家各過各的,沒事還來一仗,日子不要太舒服。
這回商王回國繼位,問題就大條了。
而此刻。
商王的專列,有驚無險抵達京師。
商王站在午門之外。
看著有幾分破舊的宮門,心中意氣風發:“我朱見漭,又回來了!”
當初繼藩的時候,他以為自己永遠不會回自己的母國了。
卻萬沒想到,快六十歲了,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