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店家上前送炊餅,李贄朝店家努努嘴:“店家,這兩期的新報有嗎?”
店家想婉拒,又怕這廝找麻煩,思前想去,還是轉身拿了兩份新報來。
交到面前這客人手中的時候,還不忘囑咐一句:“小心別弄壞了。”
李贄擺了擺手,將報紙拿在了手中。
本是打算先,就著麵條大快朵頤。
結果一眼掃過,就被大版大字吸引了目光。
李贄皺眉喃喃自語:“從善惡論……學習……的態度與方法?什麼鬼名字!”
本著批判的態度,李贄放下西遊記,先看起來這篇顯得有些殘障的東西。
看到開頭……哦,原來是皇帝啊,他這才想起此之前,皇帝索要先天之人的事。
也難怪,十歲少年,正是對善惡疑惑的時候,李贄對這個年紀的思辨水準,放寬了容忍度。
況且用先天之人作為明證,無論如何,思路還是有些新奇。
且讓他看看有了什麼結論?
噹噹他看到皇帝妄下論斷的時候,又搖了搖頭。
區區一人,怎麼能下定論呢?
正要腹誹一番,看到結尾一句,又挑了挑眉。
這小皇帝,似乎潛質還不錯。
李贄沒有第一時間去,反而又看向了下一期新報。
畢竟此前從未有報紙,刊載皇帝的經學討論,任誰都會好奇,想看看後續。
但,下一期更讓李贄出乎意料。
乃是說,皇帝在上月二十九日,宣佈成立一座新學府,特為求明證之用。
三十日,皇帝下詔,求問“如何求得明證,如何確認明證真偽”,言之有物者,可於新學府掛職,賜吏身,領月俸十兩。
百姓、監生聞訊,爭相議論。
十一月二日,也就是昨日,遊商程大位揭榜,面刺皇帝善惡論明證之疏漏。
曰,善惡之論,區區一例不足以定證,或有十例、百例,盡皆如此,才可稱之為明證。
同時,其人既然至今混沌,豈能只讓內臣導於善?
亦應再一人導於惡,二者相比,才可證明。
皇帝聽聞,主動召見了程大位,當面承認了自己的不足,稱讚道“這才是朕想要的解惑啊”。
上下詳談甚歡,而後一同定製,暫定善惡論研究方法為“試驗法”。
又以程大位之言,試驗法所得,必然應有可以重複實現的特徵,否則不可稱之為明證。
再有,試驗法當有對比,一正一反,宛如一陰一陽,否則只可稱之為片面明證,不取也。
並賜程大位新學府客座教諭身份,領月俸十兩,不必坐班。
李贄看完後,對這部分討論盡數略過,眼睛死死盯著“掛職”、“月俸十兩”上。
他招來店家,問道:“店家,這新學府建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