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咸鏡道有倭兵二萬二千八百人,也就是說,僅相鄰大明的兩道就有倭兵四萬!
加上分佈在其餘六道的倭兵,進入朝鮮的倭兵數量至少在十萬以上!”
這是朝鮮出事以來,大明朝廷第一次聽到比較精確的倭兵數目。
沒想到最先報出倭兵數目的人不是遼東巡撫,不是朝鮮國,而是一直遠在江南的林泰來。
兵部通訊司的工作成績,竟然恐怖如斯!
沒人質疑林泰來,在這樣廷議上,林泰來不可能當眾撒謊,更別說精確到了百位數。
就算想質疑,也拿不出任何證據質疑。
林泰來再次環視眾人,像是質問所有人:“所以我奏請調集十萬大軍有問題嗎?即便十萬兵馬一時不能齊備,先批也該有五六萬吧?
倭寇之圖朝鮮,意實在中國,而我大明救朝鮮,實所以保中國,非出兵不可!”
眾大臣默然,到了這個地步,稍有政治智商的人也明白要拋棄僥倖心理,應該準備大打了。
葉夢熊作為大司馬,總結了一句說:“軍費和兵員問題如果都無異議,那下面就應該推選得力大臣負責經略朝鮮.”
坐在角落打瞌睡的王天官彷彿被“推選”兩字給啟用了,瞬間閃現回到舞臺的中央。
“可有人推舉經略朝鮮之人選?”王天官強力奪回了主持大權,嫻熟的問道。
“我要推舉人選!”林泰來突然舉起了手說。
眾大臣集體詫異,你林九元等著被推舉就行了,現在說什麼話?
王天官也有點疑惑,還是問了句:“你舉薦誰?”
林泰來大聲的回答說:“我選陸光祖!他能帶領我大明天兵打到倭國!”
眾人:“.”
你可饒了陸老頭吧,別殺人誅心了。都七十歲的人了,能活著回來嗎?
熟悉選舉工作的王天官三思之後,決定尊重民意,開口道:
“陸光祖自稱通曉朝鮮國情況,一直很關注朝鮮方面事務,反對他的請舉手。”
屬於林黨的人看了看林泰來,心有靈犀的沒有舉手;中立的人不會當出頭鳥,也不肯舉手,畢竟舉手這個動作比較顯眼。
清流黨人面面相覷,瞬間又產生了思想混亂,有的人猶豫之後舉起了手錶示反對。
也有的人在糾結中選擇了按兵不動,一樣沒有舉手。
最後在場的數十名大臣裡,舉手反對的人只有那麼十幾個,明顯是少數派。
王天官笑著說:“看來反對陸光祖經略朝鮮的人並不多,可以將陸光祖奏報上去了。”
林泰來微笑著,用力帶頭鼓掌。
眾人:“.”
不會吧?你們這是玩真的?皇帝能同意嗎?
就算皇帝豬油蒙了心敢同意,那陸光祖又有臉接受嗎?
好端端的一切順利成果斐然的廷議,還是在詭異的氣氛裡結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