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通!尹正使情急之下直接跪在地上,還想去抱大腿,但被已經有防備的林泰來閃開了。 尹正使便只能伏地苦苦哀求道:“天意可鑑!敝國雖然破爛不堪,可絕無叛逆大明之意!”
不是敝國有意隱瞞不報,而是真的爛到全都是糊塗賬,自己也說不清啊!
至於國內到底為什麼爛成了那鳥樣子,他這個在外的使節又哪裡知道!
此時沒有別人說話,因為所有大臣都被林泰來整不會了,不知道該說什麼。
這林泰來一參加廷議,節奏畫風就全變了,彷彿是全新版本全新玩法。
林泰來沒有理睬尹卓然,又對兵部尚書葉夢熊問道:“朝鮮國王在哪裡?現在又是什麼情況?”
葉大司馬回答:“遼東巡撫郝傑奏道,朝鮮兵敗如山倒,朝鮮君臣一路遁逃至鴨綠江對岸。
其國王請求入遼,拒之不仁,納之難處。如何處置,請朝廷諭示。”
林泰來冷哼一聲,“莫不是朝鮮國王意欲先入我大明,然後再引狼入室,做內應為倭兵開路?”
眾大臣:“.”
你林九元差不多就得了,要是朝鮮國王真有這樣的智商和膽略,至於不到倆月就幾乎被滅國嗎?
林泰來環視眾人道:“兵者詭道也!只要疑慮不能消除,便不可不防!”
尹正使不知該怎麼辯解了,趴在地上痛哭流涕道:“敝國君臣到底如何做,才能取信於上邦?”
林泰來沉思片刻後,開口道:“貴國君臣從王京一路逃至義州,想必攜帶了很多財物,以為復國之資。
可以將這些財物尤其是王室財物先行送過鴨綠江,以證貴國對大明別無私心。
然後方能允許貴國國王過江,暫居於遼東安全之地,坐等天兵援助復國。”
尹卓然恍恍惚惚,難道這意思就是,被困在義州的君臣如果不交保護費,就別想渡江求生?
就算倭兵來打義州,江對岸的大明官軍也會因為“疑慮”而不會救援?
眾大臣有點無語,論及外交工作,還得是你林泰來出馬啊。
林泰來朝著尹正使,疾言厲色的警告說:“無論貴國潰敗之迅速,還是貴國求援之語焉不詳,以及過去數年貴國瞞著大明與倭國眉來眼去,都非常可疑!
但是不要說我大明不給貴國自證的機會,一時之間我也想不到其他迅速消除疑慮的法子了。”
尹正使不由得掩面而泣,他真不知道該怎麼向王上奏報這種條件。
林泰來又說:“這裡暫時沒你的事了,且先下去吧!”
幾名在這片當值的錦衣衛進來,拖著尹正使就往外走。
此刻的尹正使失魂落魄宛如行屍走肉,他先前還以為遇到了好心人,能有機會參與大明高層決策
目送尹正使離去後,林泰來看著孫鑨和楊俊民這倆戶部侍郎,冷笑道:
“先期軍費應該算是解決了,今天就不必再議論這方面問題了!戶部也閉上嘴,別再來哭窮!”
孫鑨和楊俊民:“.”
林泰來又看向兵部左侍郎石星,直接上了高階政治話術:“你踏馬的到底是腦子有大病,還是當了倭國內奸?
當初你怎麼敢的?只調五千兵馬進入朝鮮國攻打平壤?”
石星:“.”
林泰來不容置疑的說:“朝鮮國共有八道,與我大明接壤的兩個道乃是平安道和咸鏡道。
其中平安道有倭兵一萬八千七百人,平壤就在平安道,駐守平壤的倭兵當在萬人左右!我大明兩三千人就去打平壤,能不慘敗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