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沒有這樣的人才,準備好稿件,選一些肺活量足夠、比較自信、颱風還不錯的人,背下發言稿,然後進行演講,同樣的內容反覆的講,也沒問題。
他是家啊,怎麼把這個忘記了。文字都能引發人悲傷喜怒的情緒,語言比文字更容易走進人的心底,引起共鳴。
當人們對某一事物心懷巨大的希望和強烈的興趣的時候,就容易被調動起來,一段簡單的道理,輔以生活中的示例就能證明一個偽真理,雖然事後人們會忘卻和醒悟,但是當時,幾百上千人靜聽一個人講話,唯一的聲源刺激下效果突出。
沈三問叫來了三人,讓他們嘗試一下,整理出合適的能說服大多數人的語言,然後在舞臺之上表演。
內容不是絲竹不是音樂,只是單純的說話?
幾個人摸不著頭腦,有人來聽嗎?
沈三問瞪了他們幾眼,“只要有用,只要你們能說好,達到我的要求,這個名師狀元我頒給你們都行。”
“真的?”王成欣喜的問道,這要是收幾個資質好的弟子,以後他們考上狀元,這個狀元師的名頭,簡直讓人瘋狂啊。
沈三問微笑著點點頭,想要就加油啊。
給了三人一段時間準備,然後讓人帶來了三十個配合的農民,他們家中都有適齡兒童,他並未向這些介紹大家的身份,只稱是官府的人,請他們來幫忙,誤工費都有補償,這些人就來了。
給三人介紹了這些人的身份和他們的任務。
能不能讓這三十個人中的大多數選他們當老師,就是沈三問給他們的考驗,如果都不能而且都沒有希望能,那就直接培養這三個人判斷能力,能判斷什麼樣的老師能夠讓家長瘋狂就好,也不是一定要他們親自上陣。
準備了半響,大家都寫好了稿子,王成照例第一個衝上臺,打算先聲奪人。
他上去講了一大段道理和理論,讀書的重要性,科舉的躍龍門,教師和學堂改變人生成就未來。不過說來乾癟,底下人沒什麼反應,沈三問聽的格外反感,大道理誰都會說,具體是要怎麼做,突出學堂的作用,說這些有半毛錢用啊,底下這些人不懂。
沈三問揉了揉眉心。
然後是歐陽林上臺。
他說:
我三歲的時候,第一次踏進學堂,那時候夫子對我們說了一句話,孩子們,你一定要好好讀書,以後保國安民,光宗耀祖。
保國安民是不敢奢求的,所以光宗耀祖成為我的志向。
年輕的時候以為好好讀書,就能做大官,讓父母臉上增光,成為他們的驕傲,所以我拼命的去學。我讀書的時候,每次別人提到夫子都要提到我,瞧,那個是歐陽林,一表人才,是夫子最得意的弟子。
每到這個時候,我就特別開心,家裡人也是一樣。
我在書院讀了十年書,幾年前科舉開了,後面幾年的學習一直在備戰科舉。
人們常說是科舉是躍龍門,只要跳的夠高,就有機會用文武藝真正的保家衛國,成為人上人。
父母對我的期望很高,我以前也一心想著科舉,想著我高中狀元,高頭大馬在洛陽街一騎當先佔盡風流。
不過這道門哪有那麼容易越過去,在書院不過是與一些師兄弟的比試,是從師父那裡學到些皮毛,然後進行可笑的較量,贏了不值得驕傲,輸了也不值得氣餒。
我們的師父也沒有跨過那道門,我們這些只學得師父一二的人就更難了。
那是與全大周的學子進行競爭,老的少的,年輕的神童,年老的從第一屆考到如今的。書院與書院也不一樣,可能別人一個大書院的才子就能碾壓我們小書院的所有人,從學識談吐,到作詩作賦,再到時勢分析天下格局,比不過,也爭不過。
本人不才,只在小試中拿過名次,學問也未曾入得廳堂。
我曾經失望過、沮喪過,甚至猜疑過,為什麼在天子堂前奏對的、騎馬遊街的人不是我,是不是那段言辭被考官不喜了,或者他們閱卷太急,根本沒有仔細看我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