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自己得不到,便宜給別人,也不能讓敵人得到的精神。劉一燝打算貫徹這個有著優良傳統的精神,更何況正副統帥副統帥已經是自己的人了,如果連正統帥都吃下的話,免難吃相有些難看。
“陛下,既然此事是郭大人提起的,那不如讓郭大人擔任正統帥一職。更何況郭大人身兼戶部尚書,日後天下兵馬集結於京師,糧草的調派必然是重中之重,所以魏晨覺得郭大人擔任辭職,甚為正好”。
“郭愛卿,你的意思呢”?
朱由校此時真是有些頭疼,只能無力地看向郭允厚。
“微臣必將好生配合帝師大人驅除建奴”。
既然事情已經圓滿結束,那就是該寫聖旨發往山東,邀請孫承宗前往京師主持大局了。
聖旨中,朱由校先以學生的身份對孫承宗一陣噓寒問暖,然後再以皇帝的身份點名主題。一張聖旨稀稀拉拉的寫了近千字,總結起來也就是二三十個字。
“如今建奴入關,學生這裡十分危急,趕緊請老師前來替學生打敗建奴”。
半個多月後,也就是皇太極決定向京師進軍的兩日前,第1只前來勤王救駕的兵馬正式抵達京師。
此人便是明末著名的女將軍,代夫之職征戰沙場的秦良玉。
丈夫馬千乘是漢伏波將軍馬援後人,世襲石砫宣慰使(俗稱土司),馬千乘被害後,因其子馬祥麟年幼,秦良玉於是代領夫職。秦良玉率領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後參加抗擊清軍、奢崇明之亂、張獻忠之亂等戰役,戰功顯赫,被封為二品誥命夫人。
甚至崇禎皇帝曾作詩四首讚頌秦良玉。秦良玉死後後世文人讚頌秦良玉所作的詩詞非常多,近代冰心、郭沫若也對秦良玉大加稱讚,愛國將領馮玉祥也曾說到:“紀念花木蘭,要學秦良玉。”明朝滅亡後,南明王朝追諡秦良玉為“忠貞侯”。
秦良玉是歷史上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裡的巾幗英雄。
本來按照原定的計劃,秦良玉應該前往山西剿滅高迎祥等流賊。誰料千里迢迢從四川出發,剛走到半路便接到了聖旨,要求前往京師準備迎戰建奴。
朱由校心中其實也是有些不願意的,因為在朱由校的心中,高迎祥的危險大於關外的建奴,只是如今關外的建奴已經打到了自己的家門口,而高迎祥現在還只是一隻螞蟻,兩害取其輕,只能先搞一搞建奴了,至於高迎祥則讓他先多蹦達幾天。
當聽到秦良玉已經進京的訊息後,朱由校心中也是十分的想見一見這個代夫從軍的女將軍,本想著出宮,誰料遭到了韓爌等人的勸阻,只能鬱悶的在宮內接見了秦良宇和她的子侄們。
隨後的幾天裡,不斷有各地的將軍率軍進京,為此朱由校還特意專門抽空把這些將軍聚攏在一起,也算是相互之間有個熟悉,畢竟日後還需要共同攜手對抗建奴。
當然其中最重要的是帝師孫承宗的進京,讓朱由校更加的喜出望外。
長春宮身為皇后的寢宮,一般外臣根本就無法進入。甚至連皇后的親生父母,兄弟姐妹也都是在另外一個地方進行接見。
今天這裡卻迎來了另外一個男人,而且還是皇帝親自領進來的。
“學生由校拜見老師”。
朱由校身為皇帝,按理說天下就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讓朱由校行禮。但是對於孫承宗最有效的心中,依然有著天體皇帝的師生情分,二來也是自己心中確實比較尊重這個大明的頂樑柱,甚至日後為了大明全家自殺殉國的老臣。
“陛下萬萬不可,老臣可擔當不起”。
孫承宗急忙跳過身去,不敢接受朱由校的這個大禮。
如今自己可是待罪之身,如果日後再被閹黨抓住自己竟然堂而皇之的接受皇帝對自己的行禮,指不定日後又要鬧出什麼么蛾子。第一文學網
“老師不必這般,此事那是學生對於老師的一種敬重之情。如果日後有人敢膽提起此事,朕一定讓他知道什麼叫做師生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