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
一所嶄新的學院在此建立。
學院的門口,赫然有著七個大字——
大明皇家兵學院!
學院早已初步建成,學生也已陸續到校。
兵學院和其他三座學院不同,無論是醫學院還是農學院,亦或者數學院,背後除了朝廷,再無其他人支援和推動。
農民們沒有能力抱團在一起,大力支援農學院。
無論是醫生還是太醫,都將自己的醫術視若珍寶,不僅不支援醫學院,甚至還有不少人非常牴觸。
而師爺會計們地位低下,同樣沒什麼能力支援數學院的發展。
唯有兵學院不一樣。
那些勳貴武臣,憑藉著開國的功勳,封公封侯,權勢滔天,若是在開國那會兒,他們或許根本不在意這小小的兵學院,也不會給予太多的支援。
但隨著這建國這十幾年,這些勳貴武臣,漸漸感覺到了形勢的變化。
打天下的那會兒,他們這些將軍武夫,是最吃香的。
可隨著天下打下來了,他們就越發感覺到自己的地位即將不保,特別是在朝堂上的話語權,早就被那些能說會道的文臣搶了過去。
這讓不少勳貴產生了非常強烈的危機感。
在這個時候,兵學院的出現,自然獲得這一批勳貴的大力支援。
當兵學院建立起來後,來自全國軍隊的精英,被陸陸續續的送到了這裡。
因為蘇澈答應了朱棣,如果他能將這兵學院辦的漂亮,那就獎勵他成為徵北大將軍,給他足夠的兵馬和將軍。
這樣的獎勵,極大的啟用了朱棣的動力。
為了這個兵學院,朱棣可謂是起早貪黑,將各方面的事情做到了極致,各種求援拉關係,之所以有那麼多勳貴的支援,並不全是這些勳貴重視兵學院,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朱棣孜孜不倦的騷擾!
此外,朱棣還和父皇來往通訊,商量了不少次,得到了很多有用的建議。
而朱棣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將其加入了兵學院的課程中。
隨著兵學院的順利開校,第一天課程也隨之開始。
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精英士兵們,所接受的第一堂課程是數課。
對於一個合格的將軍而言,數學方面的知識是絕對不能少的,對糧草的預估,對兵馬人數的調動,對行軍距離的判斷,都需要一定的數學知識才行。
這一趟數學課程,不少信心滿滿的精英士兵,可謂是頭大如鬥,他們一個個都懵了——怎麼還要學數學啊?
不少學生都產生了這樣的困惑。
甚至一些學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面對這樣的提問,教學的先生忍不住冷笑一聲,直接罵道:“你們連這點數學都學不會,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將軍?”
“《孫子兵法》中就有“物不知共數”一問,問物有幾何。”
“原文是:今有物不知共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有幾何?”
“孫子寫兵法的時候,都知道數學的重要性,難道這麼多年過去,到現在你們卻認為數學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