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氏苦笑,她哪裡想得到有這麼巧的事,陳太醫居然恰好認識萬千宮女中的止薇,實在是緣分!
主僕二人坐立不安地等了大半個時辰,錦繡才回來,卻帶回來一個意想不到的訊息。
驍郡王突然離京了!
錦繡沒能從郡王府的下人口中打聽出更多訊息,也不知驍郡王去了何處,只知道他前兒晚上就走了,正好是那天帶陳太醫過來之後不久。
最先提出這法子的絲蘿十分失望,暗自懊悔,那日要是自己沒想歪,當場問一問陳太醫就好了。
蘇氏到底比她見多識廣些,想到了某個可能,下意識蹙起眉來。
錦繡穿過起來,想了想卻說:“夫人,雖然郡王走了,可咱們還能找其他門路呀。陳太醫既然在太醫局供職,京裡一定有人認得他。我再去幾間大的藥鋪打聽下,沒準能問到點線索。”
絲蘿立馬跳起來:“我也去!藥鋪我熟!”
蘇氏見狀,便打發絲蘿出去宋記香鋪,尋兩個夥計陪她一塊去打聽,讓錦繡留下休息。
與此同時,宮裡頭的止薇也聽到了驍郡王驟然離京的訊息,而且,還是聽皇帝眉開眼笑著說的這事。
倒不是因為霍衍之心心念念著表叔的荒唐第二春,覺著表叔突然離京便可跟那女人一刀兩斷,而是那封讓驍郡王不得不突然擱置續絃計劃、趕回吐蕃的密信。
吐蕃王突然暴斃,沒留下遺囑,也沒留下可以繼承王位的兒子!
前任吐蕃老王總共有六個兒子,其中老大、老二、老三都是老王的元配生的,老四、老么是和大齊公主生的,老五則是另一個侍妾所生。
驍郡王就是那個老么,他的同胞兄長四王子命不好,在老王去世時死於亂軍手中。
當時的吐蕃大王子重權在握,又有二王子、三王子的擁護,當之無愧地登上了王位。許是因為四王子死得蹊蹺,他也不敢再動老么,怕惹來大齊的報復,就分了塊小封地,將驍郡王遠遠地打發了。
這些年,驍郡王也一直很安分。平日裡不是治理封地,就是四處遊山玩水,時不時還要回大齊住上一陣子,一副對吐蕃王權毫無興趣的樣子。
時間久了,吐蕃王也慢慢放下戒心,又靠著驍郡王這條紐帶,想要利用他在大齊這邊討好處了。今年想要點絲綢瓷器,明年想要點茶葉大米,後年就想要江南瘦馬了……
驍郡王這次突然來京城長住,也是因為不堪其擾,故意躲了回來。
沒想到,幾月不見,那位王兄居然就這麼死了!
不管哪朝哪代、什麼國家,帝王將相級別的人物都會出現在史書上,他們的死因多半有跡可循,“暴斃”說辭代表的陰謀詭計幾乎已約定俗成,皇帝、驍郡王自然也不能免俗。
驍郡王接到心腹密信,當即進了宮,叔侄密談一番後,他便快馬加鞭匆匆趕回吐蕃。
吐蕃王沒生下王子,他的兩個弟弟雖然前兩年也病死了一個,名義上還有兩個活的可以爭一爭呢。除去他們,下一輩的成年男丁少不得也有心思。這會兒,吐蕃王城只怕是亂成一團了。
吐蕃是驍郡王出生、成長的地方,他對那兒感情頗深,碰到這事自然著急上火。可,他那位尊貴的表侄心裡卻是高興得很。
止薇隱約猜到皇帝高興的原因,也十分理解。
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自然不希望王位更迭時發生什麼亂子,因為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可站在本國的角度來看,鄰國越是亂成一鍋粥,對本國就更為有利,這是有腦子的人都能明白的道理。
霍衍之甚至打起了小算盤:“可惜驍郡王沒什麼野心,否則,要是讓他做了吐蕃王,朕才算真的放心呢。”
他全副心神都放在了國事上,直接就將驍郡王那點風流韻事拋之腦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