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穎一愣,心裡一動,城裡就沒有不缺肉的。
有肉票,也未必能買到肉,還要每天都排隊。
紡織廠最不缺的就是布,如果能用布換大肥豬,分給工人,廠長一定願意。
“回去,我會跟廠長彙報。”
當著其他人,徐穎也沒好意思直接答應。
如果只有她一個人,徐穎當場就能答應下來。
徐穎剛說完這話,旁邊的一家鞋廠,連忙問道:“老支書,我們廠生產解放鞋,我們廠能用鞋換你們村大肥豬不?”
老支書一愣,笑著點頭,“可以,當然可以!咱們公平點,不管是豬,還是鞋子,就按照收購的價格。”
這個壯年漢子武同志聽到這話眼睛一亮,“那真是太好了,等我回去彙報給廠長,咱們就著手這件事情。”
聽到武同志這麼快就給自己工廠拉到了福利,其他幾人也表達了意願。
老支書都應下來,反正一下豬場那邊有七百多頭大肥豬出欄。
賣給供銷社那邊也是賣,賣的是錢,沒有票也未必能買到工業貨。
換給這些工廠,能換來實用的工業品才是摸得著的看得見的。
一路上老支書和宋蘭月帶著他們去養殖場看了。
本來以為有上百頭豬就不錯了,沒想到有七百多頭大肥豬,都長到了二百五十斤以上,甚至更重。
老支書笑呵呵,“這些豬已經長成了,我已經聯絡肉聯廠,三天後他們就來拉。”
“你們要是想交換,今天回去之後儘快上報,明後天咱們就進行交易。”
“不過你們也看到了,我們想要把豬送到縣城,太費勁了,你們是工廠都有卡車,你們把要換的工業品送到我們村上,然後順便把豬拉走,怎麼樣啊?”
眾人一聽說三天後,這些豬都會送到肉聯廠,心裡快速盤算著。
徐穎見大家都想換,所以她現在答應下來也並不突兀。
“行啊,老支書!我們分別來自七家工廠,都是縣裡規模比較大的工廠。一次交換,至少就需要三十頭豬。村裡需要換這麼多工業品嗎?”
老支書笑笑,“這裡現在總共還有七百零二頭豬,上交給三分之一,這就是兩百一十頭,還剩下五百零二頭豬。你們七家工廠,一家三十頭,也是兩百零一十頭。我們村裡還有三百頭豬。”
“三十頭豬的工業品,我們願意調換,你們弄過來就行,看完之後,咱們回村委會核算好,大家回去也好跟領導彙報。”
眾人一聽,也覺得這樣很好。
這些人不僅看了養豬場,還專門看了平菇大棚,一毛五一斤的平菇,讓大家知道了平時分到那點稀罕的平菇是從宋家村運出去的。
徐穎看到了劉小文,親自過去關照,“小文,還適應嗎?”
劉小文看到徐穎,眼睛一亮,“徐阿姨,我很適應現在的工作,雖然有點累,但心不累。”
“等完全適應之後,我也能跟大家一樣,不那麼累了。徐阿姨,您放心。”
徐穎點頭,拍拍劉小文的肩膀,“好好幹,別想不開了。”
劉小文有些不好意思,“我知道了,徐阿姨,生活還是很美好的,我在宋家村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