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部曲》52.7萬票
《我是貓》30.4萬票
《告白》22.2萬票
《人間失格》18.7萬票
《介廾文學獎連續殺人事件》12.3萬票
《刺殺騎士團長》10.9萬票
《奇鳥行狀錄》7.7萬票
可以看出,法國文學界的讀者十分偏愛“言情類”純文學,而太過濃郁的日式風格會讓他們非常牴觸。
另外,專門為戰爭文學而寫的《刺殺騎士團長》和《奇鳥形狀錄》則受眾寥寥,出版意義不大。
不過奧德梅松只是掃了一眼這個表格,便把心思又放回到了《追憶似水年華》上。
他那天和北川秀長談後,大致瞭解了他對《追憶似水年華》的創作思路,原本他還想幫忙修繕下這部神作,可聊過後,奧德梅松對此只剩下一個念頭。
這不是我能修繕的作品。
它的文學性和價值已經遠超我的能力上限!
因此奧德梅松果斷放棄了幫北川秀修繕的想法,而是轉頭找了更懂東方文學的馬悅然,讓他幫忙修訂法文版。
馬悅然是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裡唯一一個力推北川秀獲獎的人,可惜只有他如此看好北川秀,最後的評選環節,《伊豆的舞女》還是落榜了。
這次被邀請過來修訂《追憶似水年華》,馬悅然看完後又感慨又惋惜又振奮。
北川秀果然是一個能競逐諾貝爾文學獎的文學家!
可惜這次沒能拿獎。
但看了《追憶似水年華》後,他覺得北川秀拿獎是遲早的事!
馬悅然是第一次見到文學家以其他國家為背景寫,還寫的那麼好!
兩人聯合許多法文文學翻譯家,鏖戰了幾天幾夜後,終於把《追憶似水年華》給修訂好了。
4月2日。
愚人節的第二天。
原本頗為平靜的巴黎街頭突然炸開了鍋!
偶爾拐進書店的讀者們沒有等到拆分的《北川秀集》,卻看到了一本作者名為北川秀,內容卻是以描寫法國一二戰背景下,某位富二代少爺人生的純文學!
“《追憶似水年華》?這不會是掛著北川老師的名字出版的垃圾吧?”
有讀者拿著它疑惑問道。
店員立即搖頭解釋了一番:“不不不,這就是那位北川老師寫的作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