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沒有通譯,抓了也沒用,除非是能說中原話的,否則帶著俘虜就是負擔,全部格殺,一個不留。”
“諾!”
魯誠轉身要走,百里燕又是喊住:
“傳令司空南,分出一部人馬,將散落箭匣、弩矢以及蠻軍隨行物品收集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諾!”
廝殺一日,鹹軍精疲力竭,天黑之前盧皋報來傷亡統計:
“嘿嘿,這一仗我軍旗開得勝,縱觀過往幾百年,今番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傷亡多少人?”
“戰死五百七十八,傷一千三百四。”
“蠻軍呢?”
“截止眼下,收到一萬五千兩百十八千個左耳,還不算沒割的。”
“這麼多!”百里燕愣是吃了一驚。交戰之初雖有很大戰勝把握,但也沒想到會是一邊倒的結果。
但細想起來,蠻軍輕騎兵多半不是死於兵器格鬥,而是栽下馬後被鹹軍騎兵和己方騎兵踐踏衝撞,或是被騎兵馬槍刺死,甚至直接甩下戰馬致死。而鹹軍裝備有鎖子甲,基本上刀槍不入,所以刃器傷,不是鹹軍主要致死傷害。
但也不至於這麼大的交換比,許多活口和有一口氣的,沒馬跑不快的,受傷的,也被直接處決,然後鹹軍追在背後攆著,於是戰果直線飆升。如果正面交戰硬剛,鹹軍至少要傷亡一半。
想到這裡,百里燕又道:
“岐軍傷亡幾何?”
“過半。”盧皋直截了當倒是乾脆,心裡指不定偷著樂。
“肯定是不會錯了。追擊岐軍的蠻軍只有萬餘人,我軍趕到時,岐軍已被擊潰,這股蠻軍少說還有七八千,其戰力比之中原聯軍普通戍兵,確實具有壓倒性優勢。若非我軍裝備精良,戰法得當,此戰必是全軍覆沒。先別高興的太早,蠻軍恐怕要來報復了。”
“這……將軍是說,蠻軍要以重騎兵前來搏殺?”
百里燕聞訊目中出神,笑容躍然臉上:
“看來盧皋將軍又是長進了。”
“嘿嘿……蠻軍設伏兵力有限,此來精銳輕騎被我軍以少勝多殺了個人仰馬翻,其若來報復,定是要以重騎兵來戰。”
“嗯,不錯,確是如此。倘若只是打個平手,其多半不會全力報復,現在反被我軍殺了大潰,我軍反成了出頭鳥,蠻軍必以為我軍是聯軍精銳,其明日定然要推遲與我聯軍主力決戰,先來報復我軍。”
“那將軍有何計策?”
“先救治傷員,把肚子填飽,抓緊時間休息,後半夜本將自有安排。”
“那蠻軍的軍械、馬匹怎辦,岐軍打仗不行,搶功倒是手快,要是……”
不等盧皋說完,百里燕頓是瞪了一眼:
“岐軍裝備甚差,得蠻軍裝備之後,對我軍只會有利。其他的,本將自有安排。”
蠻軍損失近一萬五六千人馬,遺留的馬匹兵器不計其數,岐軍撿拾裝備馬匹,眼下只能改善自己,戰後還是要悉數上繳論功行賞,對鹹軍而言,多餘的裝備反而是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