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作思考,他忙問道:
“太子閣下,此物如何使用?”
“永興侯此問著實問到了關鍵處,此物軟如膠,用前需投以相同物料將之餵飽,而後將質地相同帶有缺口的寶劍刺入其中,而後拔出,便可恢復原狀。”
“哦……”百里燕默默點頭沒有反駁,邊是思考邊又詢問:“那可否一試給本侯看個明白。”
“這有何難,永興侯且請稍等安坐,待準備一番,即刻試於永興侯一觀奇效。”
從科學角度上說,至少站在地球的技術起點出發,全世界還沒有哪個國家有此技術力量,能在一插一拔之間將物理損害修復完好的,絕沒有。
看甄闊這般自信,百里燕也不免被其感染,開始考慮“鋒刃石”或許是某種新的物質形態,或是其中含有某種全新的元素,是這個星球上的特殊元素。
進一步的說,既然有存在有腋目人,也意味著這個世界的乃至時空的規則已經變了,出現新的常規元素並不意外。
接下來的試驗也證明了這一點,一把已經殘缺的青銅劍刺入“鋒刃石”中,緩緩拔出之後,刃口得到了完全恢復,強度、精度以及鋒銳度,肉眼識別下與青銅劍的其他刃口沒有任何差別,也就是說“神技”發生了。
但從甄闊的表述中不難發現,“鋒刃石”三個顯而易見的特性,首先這是消耗品,用一次會少一次,這意味著“鋒刃石”其中的新元素亦或是化合物,會發生了某種未知反應。
其二,修復時需要投入以修復器材相同的材料,成份可以有一定的偏差,但不能差的太多,並且粉末狀修復原料要比大塊修復原料修復效果更好。
籍此判斷“鋒刃石”是透過自身某些物質的消耗,而將修補材料轉化入修補物的,而且修補材料的體積必須比修補物小,否則便會發生反向修補,將修補物去修修補材料。
其三,投入修補材料後的“鋒刃石”只能修復材料基本相當的物品,而不能修復異類材質,不同的修復材料,不能修復材質相左的物品,必須保持修補材料與修補件的一致性。
除此之外,百里燕認為“鋒刃石”應該還存在另外四種特性,其一,“鋒刃石”修復物品而沒有改變物品的幾何形狀,應與修復物品元素在加工成型後的電子場有關。
刀劍刺入和拔出“鋒刃石”過程產生摩擦,摩擦既有電場。“鋒刃石”自身某種未知元素或合成物,存在另一種尚未被瞭解和掌握的物理現象,能利用電子場進行重組和聚合。
其二,“鋒刃石”有分化其他物質,以及令其他物質迅速流動轉移的物理特性,而轉移與重新聚合修復材料,需要消耗“鋒刃石”這種物質,因此每使用一次,便會減少一次。
其三,“鋒刃石”既能修復表面缺損,意味著也能修復材料內部的應力和暗傷,這對現代工業無疑是有巨大幫助的技術材料。那麼什麼條件下可以促使其修復缺損,而什麼條件下則不能,顯然不可能是無限條件的修復,應該存在有某種物理制約。
其三,“鋒刃石”排斥性。“鋒刃石”注入單一材料後,不能修復此材料之外的其他材料,且可以修復合金,待材料消耗乾淨之後,方可以投入其他材料修補。
而事實上自然界包括早期的工業金屬某種意義上都是合金,而不是單純的某種元素,如此便存在兩種可能。
其一“鋒刃石”可以分化物質,但不能使之變為單一元素,既合金分化後還是合金,其變成了微小的顆粒,且始終保持合金顆粒狀態,不會進一步分化為個體元素。
其二,其能將合金分化為單一元素,銅歸銅,錫歸錫,鉛歸鉛,然後在此透過“鋒刃石”的特性與修復物發生重新聚合。
理性上而言,百里燕更傾向於前者,畢竟如果能達到後者的效果,其難度之大,不亞於智慧分揀和調控,世界上真有這等元素,世界的科技或許早就改寫了。
最後,百里燕開始考慮這玩意兒倒底是如何被發現獲取的,想來作為國寶,甄闊是不會交代“鋒刃石”的來歷,他甚至也不可能知道這些秘密。那麼要知道其中的奧秘,就真的只有接下這筆賄賂,好回去自行研究和提取。
“此寶舉世無雙,真是令人大開眼界,本侯此生見多識廣,唯獨此物從未見過,看來還是孤陋寡聞了呀。”
“呵呵……永興侯既然喜愛,不妨收下此寶,並籍此修兩國永世之好,不知永興侯意下如何。”
“呵哈哈……太子如此盛情,燕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百里燕欣然答應這位年輕的太子要求,示意魏琦帶人將“鋒刃石”抬到一旁。現在人家送了如此厚禮,不做點表示顯然是不行的了。
心中醞釀片刻,他接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