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我有件事情要做。”
三念真人不問何事,跟著她走到城郊。
向西一條金水河,沿著河水走到轉折處,直上一個望月坡,下了土坡,一片雜草荒蕪的野地,幾個孤零零的土包隨意立著。
竟是一片亂墳崗。
亂墳崗下一顆枯死的老槐樹。
張承喜來到槐樹下,撿了一根落在地上的枯樹枝四處扒拉荒草。
不多時拔出幾根散落的泛黃人骨,接著在樹根下,扒出一把淺土埋起的舊刀,並著一隻灰撲撲的舊包裹。
一年時間已經足夠塵歸塵土歸土的了。
抖擻了土,開啟來,包裹裡兩錠金,兩錠銀,碎銀果子十幾個,銅錢也有兩吊半,另外有女子的碧玉環一雙,金步搖一件,玉佩一隻。
再看那把兵刃,獸皮做的鞘,拔出來是一柄寒光凌凌的單刃刀,刀形若劍,一掌寬,刀身筆直,唯獨在刀尖處有個微微圓滑的弧度。
並不是尋常人家砍柴殺豬之用的物件。
“此物煞氣重,落在此處,竟然鎮住了野鬼,你若要帶走,未免今後此地就不安生了。”三念真人說道。
“師父厲害,不如想個法子收拾了後患吧,反正這東西我要帶走。”張承喜揪著三唸的衣服笑嘻嘻道。
三唸的道觀名就叫‘不問’,他修行也不愛多問,便哼笑一聲,取下背上桃木劍,踩著七星罡步,在野地裡轉悠。
手中木劍揮舞,口中唸唸有詞:
“太上老君教我殺鬼,與我神方。上呼玉女,收攝不祥,登山石裂,佩戴印章,頭戴華蓋,足躡魁罡,左扶六甲,右衛六丁。前有黃神,後有越章。神師殺伐,不避豪強,先殺惡鬼,後展夜光。何神不伏,何鬼敢當,急急如律令。”
這一咒用作殺鬼。
張承喜立在一旁觀看,三念真人身邊是許多驚惶逃竄的鬼魅虛影,三念真人毫不留情,將震懾在亂墳崗上的孤魂野鬼統統殺盡。
咒語落下,便有異動,荒野間隱隱雷聲悶悶,正所謂冬雷陣陣,青天白日,翻雲詭譎。
野地裡起了風,嗚嗚嘶嘶,奇奇怪怪。
那一顆已經死去的老槐樹身上漫起黑霧,劈咔一聲,引來天上一道雷霆將老槐樹劈燒。
天火含正氣,其中雷火又是所有邪祟皆畏懼的東西,雷火看似虛弱地燃燒著,整片亂墳崗上的晦氣被捲入火光,片刻便橫掃一空。
張承喜隱在袖下的手上捏著一根紅絲,紅絲某處打了個結,待亂墳崗上風定雷散,她手上的紅絲也點點化塵地散了。
試問這一出的因由,依舊是一年前的破事兒。
當時她進月斕城,走到苒兒家牆外,入眼看過牆那邊,就見燭火點燃了垂幕,醉酒的男子顧不得賊人,衝進漸大的火勢,想要抱出熟睡的女兒。
那家的娘子聽到打鬥從屋外衝進來,想要給夫君遞刀,卻先對上賊人。
女子哪是男子的對手?
賊人劈手奪刀,先殺了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