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喜,便是天道輪盤所化的那個女孩子。
她聽了一個瘋魔人的七樁故事,思及自己也有遊行萬界的本事,作別瘋魔人,來了一個叫不出名字的人世,這一日正好人間新年,天地濁氣換新氣,萬物萌發蘊養生機。
偏偏一戶人家進了偷盜的賊人,被酒醉的男主人抓住,兩相搏鬥起來,打鬥間推翻了燭火,盜賊殺了一家三口,攜著財物倉惶而去,隨後火勢愈大,被人察覺,等撲滅之時,殘垣斷壁,慘不忍睹。
天道輪盤所化的精靈身上披的是眾生因果絲,所謂牽一絲而改因果。
她便動了那戶人家女兒斷裂的因果絲系在自己身上,於是搖身一變,化入了凡人苒兒的人身。
彼時毒煙滾滾,那孩子年幼加之本就體弱有疾,已然驚病散魂。
堂屋的門洞開著,一長一幼兩個身影盤坐在蒲團上,面朝著庭院,背後擺著諸多天地神靈的牌位,案上的一柱清香嫋嫋,繚繞著被吹進室內的山風吹散。
午後靜坐,讓張承喜不由的昏昏欲睡,她閉著眼睛,感官從小小屋舍逐漸向外擴散,她聽到庭院裡細碎的風聲,聽到院外嘩嘩瀑布,聽著長風呼嘯過整個山頭,偶爾能聽到獸叫鳥鳴。
山間清氣從流激盪,隨著她的神思漸漸盤旋與山嵐之間,將不問觀悠悠環抱。
頭頂碧空萬里,澗下水霧繚繞,好似一處人間的神仙境。
跟著師父修行的日子過得安穩寧靜,尤其三念真人待張承喜很好。
衣食不求精,卻可吃飽穿暖,屋舍不多好,卻能遮雨避寒。
張承喜未曾見過人間煙火,那如今,人間的煙便是爐中香、山中霧;人間的火便是爐中柴、案上燈。
三念真人教導她認了許多字,背下許多道家的典籍口訣。
那是他說,還不用她立時明白,只要記住了,日後自然慢慢吃的透。
所以五更起身,教導拳腳,日上中天,背誦典籍,月生樹梢,坐在院中夜觀星宿,言說一些往事。
他們走遍了月泊山外的大小山頭,走遍了月斕城中的大街小巷,走遍了月溪河畔的九曲蜿蜒
如此一年,張承喜八歲,個頭見長,身骨靈健,兩眸靈動,神韻清且靜。
三念栓了道觀的舊木門,一老一少各自揹著一柄桃木劍,便要下山。
“師父,我們要去降妖除魔嗎?”張承喜在陡峭的山澗裡不時跳躍,靈活地不曾落了三念真人幾近飄忽的腳步。
“我帶你去見見我道中人,至於妖魔,遇妖便斬妖,遇魔則殺魔,端看緣分。”三念真人道。
“什麼緣分?”
“你打得過就是緣分,打不過便跑快些。”三念真人說道。
“哦,那我曉得了。”張承喜點點頭。
下了山,先進月斕城,三念真人在此地久居數年,也有些朋友要告別。
與故人作別,又應下了一些沿途能辦的事。
他們又去備了一包乾餅和一囊酒、一囊水,旅途使用。
待出了城門,張承喜扯著三念真人的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