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娘子姓崔,是那日的樂伎。曾揹著家人充作書生、名伶到文人聚集處考察自己未來的夫婿,勢必要找出一個才貌絕倫與她相配的男子出來。
本朝民風較前朝開放,女子也有上街做買賣的,騎馬遊街面紗遮面的貴族女子隨處可見。
崔四娘子不想同上面的幾個姐姐們一樣,只重門戶,卻不重那人的品質。
崔夫人管不住這個牙嘴伶俐的小女兒,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隨她去了,只要不被人發現身份從而惹出不必要的麻煩。
崔四娘子聽到婢女說潘景高中的訊息,心中自是無限歡喜。婢子後面的後面的話又讓她憂思,萬一這位一表人材的潘公子有了妻子,她的心願豈不是要落空。
潘景被落榜的學子們恭維著,天天在外應酬不斷,回到屋中倒頭就睡,完全提不起精力再去看書。
家中又給他送了些銀兩度日,讓他放開手腳花用,不用約束。府臺大人一封修書遞到了秦侍郎手裡,託他多多關照自家的準女婿。兩人曾是同窗好友,自從何侍郎被貶為府臺,就再也沒有見過面了。
會試考完的三日之後,潘景終於得閒,被秦侍郎拉去考校學問,並囑咐一些殿試的規矩與忌諱。潘景一一記下。
靠著秦侍郎的小灶,潘景在殿試那天竟超長髮揮,得到殿試第一,被陛下欽點為狀元郞,一時風頭無兩。
潘景騎著高頭大馬在看熱鬧人群中走過,不少姑娘向他懷中扔了花朵荷包之物,他有時會被砸的滿頭滿臉。
崔四娘子隱在茶樓中,看著底下風流俊俏的狀元郎打馬遊街,心中充滿了期待,等人從面前走過,便轉身回了府裡同她娘說起自己有中意的人選。
“母親,女兒有了中意之人,想讓父親與母親去說親。”
崔夫人放下手中的賬本,好奇地問是那家的公子。
“新科狀元,潘景。”崔四娘子答。
崔母在府中處理家務,也聽聞最近風頭正盛的狀元郎是個何模樣。聽說是難得的俊逸之人,兼文采斐然,不知京中有多少人家想拉其作為自己的女婿。
崔母問:“這樣東床快婿怕是各家都爭破了頭。”
崔四娘子催促,“所以,我才回來同母親商量,早日官媒去他家裡打探訊息。”
“這事,娘一個人可做不了主,得你爹回來,你可不許胡來。”崔母禁告。
類似的事情還發生在其它府中。
潘景自昨日回到客棧,今天一大早起來就有各路人馬前來拜訪,大多是媒婆帶著各家千金的畫像讓他選。
潘景全部推辭稱自己已經定了親事,不易退親重訂,媒婆搖頭帶著嘆息聲離開。
他準備等吏部的任命書下來,就回家完成婚事之立即起程赴任。京都雖好,卻不如家鄉的風水更近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