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千里之外的一座軍營裡,臉上有刀傷的男子大踏步進入營帳,向上首之人報備道:“將軍,人已經處置了。”
“阿木,做的不錯。可惜了我這個長得最標緻的妹妹。”上首之人惋惜道。“你先下去吧!”
潘景在家憂傷了一陣子才好轉,馬上就要準備鄉試,成為舉人之後,就是三年之後的大考。
柳媚兒的事成為一樁懸案遲而未解,潘景偶爾想起還會傷感不已。
自柳媚兒事件後,潘父對潘景管教更是嚴格,去哪裡做了什麼皆要同他報備皆可。不只是他,他的好友李東君也是。
書院裡對於這些即將赴考的秀才們,提前放了假,讓其收拾行李,打點行裝,以備不時之需。
潘景與二友商量好三人一同出發。
鄉試在府城進行,來應試的全是各縣的秀才公們。
時間不經消耗,一晃眼便到了府城,三人託人找了家不錯的院子租賃,比住在客棧裡安靜冷清多了,也適合他們預習讀書。
臨鄉試還有幾天,三人趁此把府城瀏覽了一遍。
三個鄉巴佬第一次出遠門到府城著實驚呆了一瞬,只見車水馬龍,往來之人絡繹不絕,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林立的商鋪,琳琅的商品叫人看花了眼。
書畫鋪子裡隨便放置著他們求而不得先賢的手抄本、孤本。三人瞪圓了眼睛,恨不能立馬把這家書鋪給包圓了。
三人知道不能,只挑了自己特別喜歡的書抱在懷中一刻不敢離手,又去採賣了些上好的紙墨筆硯。
幾天時間就在三人的讀書聲過去了,開考的這天是個晴朗的日子,三人互相鼓勵了一番後施施然地接受衙差的檢查,順利地進入了考場。
考場之上有人喜,有人憂。上首的幾位考官們時不時下來走到考生們身邊觀看一兩眼,惹得有些考生心驚膽戰。
潘景拿著考卷掃了幾眼,又略作沉思,理清思路,便奮筆疾書。
有些題偏冷僻,連他平日也未接觸過,只得按照自已日常裡積累的廣闊知識作出解答。舉人肯定是能過的,就是排名不怎麼樣。
連著三天,有些人吃不消,最後是被人抬出考場。
就是潘景三人在經歷了三天連考之後,也是兩眼發昏,頭重腳輕,幸在書童都等在考場外面,人一出來,就被找來的小轎抬回院中。
幾人回去之後大睡了整整一個晚上加一個長夜,第二天日到正中才起身。
潘景睡了一覺自我感覺不錯,只是腹內空空,急需進食。走至廳房一看,桌子上已擺放美味佳餚,豐富異常。
就著書童開啟的水洗了臉淨了水漱完口,拿起筷子吃。
桌上不論是小粥還是菜色皆是美味無比,“他二人怎麼沒來?”
書童回:“兩位公子還在睡著,就公子你一人醒來的最早。這些吃食是一位管家送過來的,說是什麼公子的救命之恩。”
潘景聞言放下手中的筷子,不悅道:“你這童兒,為何收不明之人的吃食?我又幾時救過人了?”
書童仔細回憶老管家的話,“他說是在王縣到府城的路上,公子救了他們府上一家子的人命。”
“胡說,哪裡有這樣的事!那人分明是捏造謊言與你。”潘景生氣自家的書童竟不分辨好壞地什麼東西都敢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