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投案
他們兩現在需要知道的只有一件事情,如果他們真 的就這麼走了,這些無恥的文人一定會把他們牢牢地給釘在恥辱柱上。
這麼多人親眼目睹王厚找上門來,混亂之中,王自黎到底身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王自黎究竟是不是被人嚇死的?那王厚到底動沒動手?
這些所謂的真實情況都是不真實的,因為你完全無法保證哪一個人會說出與現實截然相反的話來,只要有人咬死了王厚動手了,王自黎就是被王厚打死的,那就真真的全完了。
而這種情況不是說有機率會發生,而是幾乎一定會發生。
在哲宗正與整個文人集團對抗,收攏權利的當口,出了這麼一檔子事情,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某些人睡著了都能笑醒!
哲宗憑什麼能慢慢將之前分散出去的權柄一一收回?不就是憑藉著武功強盛嗎?仁宗對遼國、對西夏都是一敗再敗,好水川一戰,輸掉了面對西夏邊陲小國的尊嚴,也輸掉了大宋軍隊最後的脊樑了。
在此之後,別說是西夏、遼國這樣的強國了,就連交祉這種小批國家都敢坐大宋脖子上拉屎。
結果哲宗親政之後,對外戰爭連戰連捷,逼得西夏那叫一個雞飛狗跳,攜著對外軍功之勢,哲宗又在朝內扶持新黨,大力改革,守舊的傳統士大夫家族受到了強有力的打擊。在這種情況之下,北宋一朝皇權凋敝的狀況正在飛速的改善。
因為在舊勢力下有既得利益的老舊家族,那麼一定就會有心有不甘的新生力量為皇權所用,蛋糕就這麼大,憑什麼你們能吃我們這些小門小族就永遠都不能覬覦?
不得不說,哲宗的手段是激烈的,同樣也是高明的,如果他不是就那麼撒手人寰,到底會不會有靖康之恥?北宋會不會走向另一個巔峰——就和漢武時的大漢一般,達到另一個漢文明的高峰呢?
誰也不知道,但如果王厚這次畏罪潛逃了,那就是給文官集團最好的一個靶子,只要把王厚給攻倒了,哲宗扶持武人的意圖不說破產,也會受到極大的衝擊。
文人一隻筆,有時候會比刀槍更加的兇狠,之前他們面對一個完美的哲宗皇帝無處下筆,可如今王厚主動犯錯,那麼他們一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之後必然是腥風血雨,什麼樣的汙水都會被傾注在王厚身上,因為打倒了他,就是打倒了武將集團的臉面,也就打的是官家的臉面。
這兩個人都不傻,所以林與只是簡單的分說,他們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王厚心中一片冰涼。
他父親王韶是一代名將名臣,他自己從軍以來,也是兢兢業業奮勇向前,每戰他都是親冒弓矢,衝鋒陷陣。官家一直對他青睞有加,這些年來官職一加再加,還派了自己的心腹童貫為自己的監軍,這是鼓勵自己,不設任何的障礙。
可自己一時衝動,居然就成了千古罪人!若是真的破壞了官家的大計,那真是百死都難辭其咎。
一番沉思,王厚臉上色彩變換,由青轉黑,又轉為白,隨後一張臉幾乎都白得看不到一點血色來了。
王厚嘆息了一聲:“王某辜負了官家的期待,今日一時衝動,竟毀官家百年之基,悔不當初,如今……只有一死以謝!”
王厚嗖的一下,一掌就對著自己腦門拍了下去。他與父親王韶不同,那可是真正能衝萬人陣的猛將,這一雙手怕不是有幾百斤的力氣。
這一掌打下去,哪還有的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