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解說
“王將軍,此舉萬萬不可。”
林與出言相阻,讓謝芳和對面的韻兒姑娘都很驚訝。這王厚一看就不是好說話的,剛才所有人都肯定,這傢伙就是準備好好來教訓一番這王自黎的。
王厚和童貫本來已經轉身出門,突然被林與開口阻攔,一時間也是有些驚訝,不過他對除了王自黎之外的其他人,倒算的上是彬彬有禮,雖然林與謝芳看起來都極為年輕,但能在王家文會列席的,不是富家子弟就是官宦之後,可不好隨隨便便地得罪人。
“敢問這位小兄弟,可是有什麼事要說?還是和我江州王氏有什麼瓜葛?”
王厚還是一抱拳,並不因林與年紀小而有半點輕視,反而是禮節有加,畢竟在這樣的場面之下,連秦彬都嚇得大驚失色,這幾位還能從容以對,顯然並不是一般人。
“王將軍大名誰人不知?在下不過 只是一介白身,跟江州王家更無半點瓜葛,只是耳聽兩位對這王大公子之死準備一走了之,在下心覺不妥,所以開口阻攔。”
見童貫的臉上漸漸有狐疑之色,林與趕緊繼續說道:“在下感佩王將軍豪爽耿直,並非是要為難,只是如果兩位將軍真的就此離去,恐怕王將軍一生前途都要盡毀於此了。”
王厚眉毛一挑,他對童貫歷來是極為信任,此時一個少年郎出言否決童貫的建議,他心中已頗為不快,但林與言辭誠懇,雙目清澈,這兩位都是久經戰陣,什麼場面枚有經歷過?只是隨便一掃,就能分辨出林與並未說謊,還是真心實意的在為自己打算,只是年少無知,恐怕也給不出多少有見解的意見。
但俗話說的好,伸手不打笑臉人,王厚自然沒有與林與為難的道理,只是拱手道:“公子高義,王某心內深感,只是西北軍務緊急,這王自黎之事……”
“此事絕不可就次走脫,只要王將軍一走,這江南文人必然將此做成一樁鐵案!到時候,就算把官司打到官家面前,王將軍也必然討不了好。沒錯,官家看重王將軍,自然不能傷您性命,可為此耽誤數年甚至數十年光景,王將軍的前途不就全完了麼?”
林與見王厚雖然嘴上話說的漂亮,但臉上已經隱隱然有了敷衍之色,因此不敢再拖拉,一次性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個通透。
“你……”
這番話一說,無論是王厚還是童貫,都對林與大為改觀,他們都沒想到,這個年紀輕輕的小夥子,居然這麼準確地找到了事情的重點,只是,真的會如此嗎?
兩人對視了一眼,童貫咳嗽了一聲,上前一步說道:“這位公子……”
林與恭謹執手:“這位公公,在下林與字遠之。”
童貫點點頭:“林公子,你說的話不無道理,但在咱家看來,卻是有些危言聳聽了,西北戰事正緊,如今正是用人之際,官家怎麼可能放著王將軍這等大將不用呢?”
林與點頭:“官家,自然是不會的,可官家自己……能完全做的了這個主嗎?”
這話就說的有點大逆不道了,謝芳在一旁聽得一脖子的汗,差點就一巴掌把林與給扇地上了。什麼叫官家也做不了主?這天下還是大宋的天下嗎?
任何事情,大傢俬下里吐槽,可公然就這麼說出來,那就是不成體統的,那是要受到全天下人唾罵的。再說了,宋太祖都說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雖說現在已經快變了士大夫自己的天下了,但不能挑明瞭啊!
謝芳第一時間沒想別的,反而是殺氣騰騰地抬眼狠狠地瞪了韻兒姑娘和那秦彬一眼,嚇得秦彬剛剛爬起來的人又一屁股坐了下去。
倒是韻兒姑娘巧笑嫣然,沒受到 半點影響,反向謝公子拋了個媚眼,當然,她只換來了謝芳一個鄙視的白眼。
這謝公子都快讓她抓狂了,莫非這謝麟之子,真的喜歡男人不成?韻兒姑娘看著謝芳和林與的眼神都變得曖昧了起來。
那邊王厚和童貫都是一驚,兩人雖然久在官場,但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邊關帶兵,對於朝中的這些彎彎繞繞確實有些瞭解得不甚透徹,聽林與如此一說,再結合自己瞭解的一些情況,此刻也是脊背發涼。
兩人中倒是王厚的性情更加沉穩些,他趕緊上前拱手:“林公子,還請為我等詳細分說一二,我等多在邊地,對於朝中的風波實在是瞭解不多。”
林與笑了笑:“我只是一介白身,家父也只是個芝麻大的官員,距離朝堂那更是有十萬八千里,說指教實在是嚴重了。不過嘛,細節雖然所知不多,但大方向總是可知道一二的。”
“先皇太祖當年提出要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一國策到了仁宗朝就變了味道,官員的權利越來越大,皇上的手諭若無內閣門下籤章,就出不了皇宮。這哪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簡直就是把天下送給了這些士大夫了。”
說到這,林與的一地挑了挑眉毛,可謝芳是真急了。
“林與,這等話怎麼能!”
“莫急,大宋從不因言而入罪,我只說這兩句罷了,反正也沒想著入朝做官,怕他作甚?”
林與搖搖頭,有些話總是要得人說出來的,他今天就想說出來,說給王厚和童貫聽,自然也就是說到那位九五之尊聽。
“自仁宗朝以後,官員的權利越來越大,而官家的權利則越來越小,如果一直這樣下去,此後不過是個主弱枝強的局面,就不知道是哪一位要去當一當這曹操了。”
“可惜,如今的官家卻不是前人可比,這是一位真正英明神武的明君,這樣的明君怎會甘心權柄落於他人之手?”
“睡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因此,朝中的爭鬥越發的激烈,與其說是因新舊兩黨的理念不合,更多的是一種利益上糾葛,當然,在面對官家的時候,大部分文人還是抱團的,畢竟這關係到整個文官系統的利益。”
“官家扶持起了武將,不僅僅是對抗文官集團的權勢,更希望能讓大宋直起自己的脊樑,不斷地對外作戰,用一個個的輝煌勝利告訴世人,他才是 這個世界的主宰者。”
“可你們以為,官家這條路,會平坦嗎?”
童貫和王厚雖然耿直,但不是蠢蛋,這要搶人權柄的 事情,怎麼可能一帆風順?哪怕是皇帝都不行!正所謂斷人錢財如同殺人父母,那些官員的反撲定然會是滔天巨浪。
只是此時兩人還不知道,那反撲是如此的拙劣和**,甚至讓哲宗趙熙揹著一個“煤毒皇帝”的惡名上千年……而強盛一時的北宋也在文人文人的綁架之下,徹底滑向了無邊的深淵,幾乎導致了整個華夏文明的湮滅。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