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山的諸位高層親自出馬,自然是收穫不菲。相比之下,無來變成光頭這件事就沒那麼引人注目了。
從外面運回來的金銀珠寶估值不下於三十萬銀元,連同庫中原有的,已超過那幾名白人所說的數額。到時候如果搞不到飛舟,花力氣弄來的這些錢財也不白費,可以保障數千人出去之後的生活。
打探情報的人也帶回來了好訊息,盤踞在南邊丹華府的魔物數量比從前足足少了四成,再有戰車陣的加持,當初令人生畏的洶洶魔潮不足為慮。扶搖子亦在丹華府附近定了一個最佳的架橋位置,只需要三百餘丈的跨度。
高層們經過一番議談,定下了詳細部署,即刻開始實施。城中居民四千五百餘,十二歲以上六十歲以下四肢健全者三千六百人,已按無來的分號點丁之法分為三百支小隊,每隊十二人,他們將會是一輛輛戰車的主力。其餘的九百人為年幼者、年老者、傷殘者,也按三人為一夥,歸入各小隊中。
一支小隊十五人,設一隊長統領之。每十隊設一百夫長,每六名百夫長中又舉一千夫長,共有五名千夫長,由真人直接擔任。
建制既成,全民皆兵,亦全民皆工。守城之事不再由固定人員負責,而是由千夫長們派出若干小隊輪流當值,其餘人每日早上和傍晚各練習一個時辰的負重行軍和短兵擊刺之術,為可能到來的長途跋涉做好適應性準備,此事由隆吉真人和炎墉真人督導。
訓練以外的時間,三百支小隊各有分工,一部分鋸木造車,一部分打造兵器,一部分製備乾糧、長靴等行軍用品,還有一部分被安排去製作架橋所需的繩索。至於造物工具,扶搖子等人早有考慮,此前外出的時候有多少就收集了多少。
這樣大張旗鼓地辦事,自然被八名白人看在眼裡,但扶搖子早就下令任何人不得把計劃透露給他們,只說造的東西是為了增加外出種糧、運糧的安全性。
繩索製作也是一項大工程,架橋用到的兩條承重索和兩條扶索,長度要做到千米以上,為了保證強度,其直徑最少要達到兩寸,這樣的繩子一條就有數千斤重,四條就是萬斤以上,何況還要做那麼多用以連線固定的短索,光是原麻的採集就不知道要費多少工夫了。
每支小隊都分配了工量,不能按時完成的就會被責罰,隊長們在壓力之下自然會敦促隊員們盡力做工,因此幾乎看不到渾水摸魚的現象。不過對調動民眾積極性起最大作用的,還是無來推出的功勞制。
功勞與錢財掛鉤。有了走出絕地的希望,曾經被人視如糞土的金錢重新有了價值,無量劍宗的高層搖身一變,成了大掌櫃,號令數千人心甘情願出工出力。
“勞”是每個人的分內事,做一日事情便記一日工錢,就連專門負責燒水,四處跑腿給大人們送水喝的半大小子,也會給他記上帳。當然,手上功夫越熟練的做出來的東西越多,每日所得自然越多。像小隊長、百夫長這樣的,工價則是其手底下人員的平均值再乘以一定比例。
“功”指的是每個人不侷限於職責範圍內之事,能夠在任何方面發揮自己的才能,為共同的困境提供解決辦法,為集體的事情做出貢獻。怎樣才算立功具體由高層評定,比如,沒有誰能掌握好糅木為輪的技藝,而做不出輪子便走不動戰車,有人透過不懈的嘗試找到了辦法,並傳授給大家,那就是有功的,根據立功大小會有相應的賞金。
有獎當然也有罰,無來細數方城中人容易犯的毛病,一一列了名目,作為功勞制中附帶的條例來約束人的行為。如有犯錯者,便可據典引證,施以懲戒,而懲戒辦法又以扣工錢為主。
沒有誰會跟錢過不去,如今方城中無一閒人,炎炎夏日裡一個個赤膊光背,幹得熱火朝天。人們有了事做,又哪裡會滋事生非,都想著忙完這段時間,拿著到手的真金白銀開啟新的生活。日子有了盼頭,方城的風氣比從前改觀不少,就連本地派和外來派之間似乎都放下了成見。
扶搖子仔細算過,以現有的錢付幾百輛車、一座橋和其它物資的製造工錢是綽綽有餘的。如果那些白人真帶來了飛舟,做的這些東西白費就白費了,就當這個過程是用來維持方城的秩序,到時候人們的工錢等於是為自己買了一張飛天票。
飛天逃出絕地才是最佳選擇,現在興師動眾做的一切只是二手準備,以防萬一而已。在魔窟中行車,在深淵上過橋,這其中的變數實在太大了。
按要求本來是要均勻選擇不同年齡層次的人進行分隊,但學習魔法的幾名少年情況比較特別,就沒將他們打散,直接並作一隊,小隊編號二九六。其中蘇起景麗是被當作兩個人,因為十二人規制的戰車無法讓三個肩膀並排行走。
如此一來,把黃韻清算上,就有十一個人了,上頭讓他們再自行拉一個人進去,補滿員。由於這支小隊編得晚,這會未有歸屬可供他們選擇的只剩織布坊的一些人。
織布坊從來都是爹不問娘不管的地方。那兩百多名殘障人士還好,無量山的高層要借其標榜自己的仁義來鞏固統治,無論怎樣都不會丟下他們不管的,起碼在表面上也會將他們照顧周到。而那數十名看護卻似乎完全被人忽視,分號點丁的時候沒喊他們,後來自主入隊,也沒有多少隊伍願意收納他們。
在那些人當中,餘滿看到一張熟面孔,便是曾經的禽園主事吳應才。當日禽園取雞之事,這老吳對捱了炎墉真人一巴掌的餘滿還是有袒護之意的,只是事情發展出乎意料,打人的和被打的屁事沒有,從中說和的卻受到嚴懲,說起來怪可憐的。於是餘滿把吳叔招了進來,其他人都沒什麼意見,這樣二九六小隊便湊齊了十二名推車漢。
二九六小隊和其他小隊一樣參與做工,不做工就沒有工錢。誰都不知道出去之後會怎樣,還有沒有大鍋飯吃,身上還是攢些錢為好。不過因為他們要學習魔法,隆吉也知道他們的體能都還可以,便批准他們用晨練和晚練的時間去找白人老師。
張家寶成了一名專門彈線拉鋸片的木工,幹幾天下來對鋸子的使用技巧也就熟稔了,一天能有大約八十銅文的入賬。做工之餘,一有空閒他便修習師父和艾薇兒所傳之法,每天的睡眠時間從不超過三個時辰。
每個人都有要忙的事情,夏日越來越旺,萬物散發出來的生命氣息越來越盛,方城亦逐漸有了“安居樂業”的景象。然而,有一個人與周圍的一切格格不入,那便是黃韻清。
方城早已不講究服喪守孝,將逝者送至入土為安,便算是禮到,之後活人該幹嘛就幹嘛。但黃韻清始終把自己關在家裡,既不來找魔法老師報到,也不跟二九六小隊一起去做工。要不是有人注意到她很多天未出家門,送了一些吃的過去,她可能已經餓死了。
隆吉真人過問了這件事,交待二九六小隊拉人家一把。為了履行此前和小隊其他人的約定,張家寶只好硬著頭皮去找黃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