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你將訊息散播出去,若是商人們自願承擔風險就跟商人們簽署棉花收購合同,只要棉花運到可以給西域棉花的投資者多分一些利益。”
李德就是要用利益驅使商人進行選擇,先鋒兵的互動是不可能每次都出動那麼多人的。
如今火炮這種武器已經嶄露出來,雖然儘量將這個事情壓下來但是薛延陀的人傳播的話也沒有辦法。
越是這樣的情況商隊越危險,如果他們想要得到新式裝備拿回去研究必將動用真正的實力。
別看兩萬人的商隊規模很大,那也是在商隊規模來說的,實際上薛延陀有三十萬騎兵只要他們全部出動那麼憑藉幾萬商隊是沒辦法反抗的。
李德知道西域商路存在重大隱患還要提出利益投資的事,可不是要讓商人賠錢的,而是針對薛延陀他早就有了方案。
預防為主那是不可能的,唯有主動進攻才能夠掌握先機,滅了薛延陀囂張的氣焰段時間內就不會引來他們的虎視眈眈。
再說西域部落那麼多,薛延陀只不過是其中比較大的部族,要說有野心哪個沒有野心。
衛裡清楚李德的意思,立刻就去做事早點跟商人們說清楚也能夠少一些人來煩他。
當天訊息就傳到了商人耳中,西域投資商人們都不怎麼看好,雖然這次的運輸非常的成功可還不是遇到了薛延陀的騎兵。
要不是有先鋒兵出手他們未必能夠全身而退,當時薛延陀出動六萬騎兵的事情現在天下已經全都知道了。
商隊能夠安全的歸來對百姓來說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兒,遇到馬匪就沒有聽說有全身而退的,現在先鋒兵做到了,但他們相信這其中一定不簡單。
幽州的商隊再次去西域通商,帶回來大量的棉花的事情唐國已經知道,為了這個事情李淵已經跟大臣們商量了很多次。
西域的棉花起初他們不知道有什麼作用,當幽州的棉被,棉布製作出來後他們才恍然大悟,這樣的戰略物資他們竟然才知道。
對於西域的棉花唐國非常重視,已經派設使者出訪就是要進行採購。
這次派出的使者團是帶著很大誠意去的。
西域諸國都不知道棉花的真正作用,不過這樣的事情並不會隱瞞多久,他們種植棉花是真的見到了利益。
第一批種植少量的諸國只是獲得很少的收益,商隊離開後他們已經決定要投入大量的財力來種植棉花擴大種植。
西域諸國全都是這樣想的,他們的匠人也在研究棉花倒是已經發現聚攏在一起的棉花有保溫的作用。
他們才發現棉花的價值,怪不得幽州方面會收購,還說他們種多少就收多少。
幽州的商人走後幾個月又迎來了唐國的商人目的也是來採購棉花的,西域諸國發現因為棉花的事情讓他們有利可圖。
為此諸國的國王將全力擴大棉花的種植,奈何他們的財力有限拿出所有錢財是不可能的,畢竟他們需要維持國家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