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紡公司動用了全部的工人進行生產,三成的材料用來製作成棉布,七成材料被製作成棉被。
半月的時間大量的成品棉被就上市銷售,剛推出就受到了幽州百姓的搶購。
棉紡公司生產的一部分棉花製品就這樣在三天不到的時間就銷售一空,很多棉被都是被預定模式進行銷售的。
尤其是商人們都是大批次的採購,他們可不是為了採購再次銷售而是將棉被用在工坊工人生活上給予的生活用品。
棉被一直都是緊俏的商品,從西域運回的材料不算太多但還是可以滿足幾千人的需求。
大部分棉花全都被棉紡公司生產出來交付給先鋒兵,將士們冬天過冬用的都是優先配給。
商人都看到了棉花的利益,都想著在西域開墾一片棉花田用來投資,只是經過投資評估後風險很大。
但是眼前的利益已經成功打動他們。
為此一些商人在下一次冒險者們去往西域的時候將會派人去投資。
棉花的需求很大可是材料實在是缺乏。
棉被就只有幾千套,大多數的棉花全都用來做了先鋒兵的訂單,另外還有製作的大量棉布。
這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材料全都是來自南方的棉花田供應。
衛裡最近很忙,好多商人一遇到他就詢問棉花田投資的事情,南方的棉花田都是屬於幽州城守府投資的專案,是穩賺不虧的專案商人想要投資哪裡有這樣的好事。
總不能將城守府的稅收給商人們分賺利益吧。
所以衛裡對商人們的意圖是清楚的但是做法並不認可,只是詢問的商人越來越多不得不將這個事情重視起來。
唯有大都督才能夠制定棉花種植的專案,衛裡直接找過來詢問商人投資的事情,主要是關乎土地的使用。
南方是主要產量基地,要是開發棉花田恐怕會影響糧食產量,對此衛裡自己也拿不定主意。
棉花的收益很高,透過棉製品銷售的情況就能夠知道,商人們都想著投資,就等於是他們掌握了一個投資的渠道,如果說要擴充棉花田那麼相信商人們會立刻投資。
棉花對幽州來說太重要的已經可以當成戰備物資來定義,冬季將士們所用的棉衣棉被都是預寒的好東西。
李德認真想著,將棉花種植放在西域是最好的,南方開發的田地有限,不是說沒有地方而是要伐木造田破壞自然環境這樣的做法是得不償失的。
如果真要這樣做城守府的投資早就能夠擴大生產了,現在還沒有達到發開的程度提早的動工並不是合理。
“衛裡,西域是種植棉花之地,我想城守府可以與西域諸國進行深入的合作,增加一個合作專案讓商人們去全力投資,西域諸國要保證棉花田的安全。”
李德這樣做是冒著很大風險的,合作的形式隨時都有可能面臨破裂就像合作伙伴隨時都有可能背叛一樣。
關鍵是距離太遠,商人投資若是遇到馬匪就會血本無歸,但是巨大的利益也是相認心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