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將領明顯是將朔方李元吉的騎兵算在內了。
如果他們遇到的騎兵全都算起來都已經超出他們的騎兵數量,若是這樣他們對長安的推進計劃就要立刻修改。
“唐國有如此強的實力,看來我們來的不是時候,不如就此退去。”
有將領想打退堂鼓,主要是他們要估計自己部族的將士,人口少了他們的利益就會減少。
眼看就沒有優勢還要進攻就是傻子,他們可不會做傻子。
“現在想退會造成很大損失,不如與唐國騎兵一戰看看他們騎兵的戰鬥力究竟如何來決定是否繼續或者離開。”
將領中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明顯他的部族實力應該是很強的這才能這麼硬氣的說出這些話。
意見一多想要抉擇就需要更多的時間,如今可沒有給他們太多的思考時間。
現在雙方已經交戰在一起,想要離開就必須留下墊後的兵馬,沒人想要做墊後的,所以一些將領立刻支援繼續戰鬥試一試唐國騎兵的戰鬥力。
這樣至少還有機會打敗對方,不至於立刻撤退讓他們蒙受損失,人口是勢力大小的保障,勇士們更是寶貴。
此時的李世民不知道對方在商量什麼,瓦崗的將領們就沒有那麼多的顧慮,在他們看來建功立業的機會來了,只要拼出個勝利那麼自家的日子就能好過。
很多人想法都非常的簡單,在這樣的時候也沒有人會多想。
李元吉沿途追擊,速度並不快,在行進的過程中還特意為騎兵交代了一些戰術戰法。
都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
“齊王,薛延陀騎兵與瓦崗騎兵遭遇,現在正在五十里處。”
“快命令將領們快速行進,爭取一個半時辰內趕過去。”
李元吉的命令一下,騎兵們全都快速行進已經不在顧慮是否疲倦,爭搶利益的機會就在眼前。
他看重的馬匹早去就能多分些,他太瞭解李世民瞭如果去晚了什麼好處都得不到。
人算不如天算,他料想的挺好的,可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想到瓦崗騎兵出現一定是他父親叫來的就是不知道其中許了多少好處。
他了解李世民同樣瞭解自己的父親,如果沒有開出條件雙方不會這麼快的達成共識,更不能讓騎兵來的如此迅速。
這也說明朔方對唐國來說非常重要。
地處邊關如果朔城守不住,唐國的壓力會很大,倒時候就是以長安城來面對敵人了。
“加快速度。”李元吉再次催促,他是很的著急,要是在不加快點可能真的什麼都撈不到。
功勞反而會全都成了李世民的。
李元吉表示這樣的事絕對不能發生。
半個時辰後,雙方各有損傷戰鬥力依然強橫,對於唐國的騎兵也真的讓薛延陀部感到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