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熟悉地形進行追擊不代表真的就傻傻的追上去戰鬥,追擊是講究策略的,騎兵需要配合的好,不然追到了也是自身陷入危險。
薛延陀的騎兵都是經驗豐富勇猛之輩,繞路之後並沒有因為陌生的環境感到麻煩。
他們都習慣面對未知的風險,何況唐國對於他們來說可不是真的有風險。
那裡已經被他們當成了自家的寶藏,想要拿多少錢財就拿多少財富,勇士們都是這麼想的。
薛延陀的氣勢非常的足,一路快速行動他們知道唐國境內的是會有路可走的,只要順著方向就能夠到達他們要去的地方。
夜晚的時間開拔到現在差不過有三個花辰,六個小時的行進速度理論上是非常快的,那只是指有路可尋的情況下。
陌生的環境和地形還是對他們的行程有了些影響。
李元吉的騎兵出動,他留下了五萬將士留在朔方,追擊騎兵他們都派不上用場,倒是可以等追擊成功趁著敵人逃脫的時候進行防守。
他們的作用也就這些了,李元吉壓根就沒有指望他們。
瓦崗騎兵的速度非常快,邊關告急這可不能影響戰機,所以李世民帶著兵馬連夜趕路就是不讓讓對方趁著朔方沒有騎兵而直接攻入唐國。
李世民的考慮是非常周全,涉及到外族入侵的事情他也會全力抵抗的。
唐國是李淵的根本,難道就不是他李世民的根本嗎,如果唐國都沒有他爭奪皇位還有什麼意義。
所以李世民這次是真心出戰的,當然利益也是有很大影響的。
好巧不巧是薛延陀才剛過朔方不久,瓦崗的騎兵就迎面遇到了當時的情況就是相互對望了一眼後就立刻開始了交戰。
雙方都是措不及防,此時的瓦崗騎兵是沒有退路了,應該說雙方都沒有退路誰要是退了必將遭受更大的損失。
李世民把心一橫當即就開始組織全力進攻。
他也沒有理會騎兵的損失,這個時候戰術戰法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就是這樣的氣勢。
李世民親自這個時候並沒有逞能,他的武力值雖然不算低但也算不上高,而且這樣的突然衝突拼的就是一個勇氣。
他身為主帥瓦崗城主,可不能做影響騎兵戰鬥力事兒,不過這個時期的李世民還是相當有血性的,雖然沒有親自衝鋒但也在後面幫忙搖旗吶喊。
瓦崗騎兵衝鋒勇猛,他們雖然才成騎兵不久,在吐谷渾的時候還特意加強了騎術的訓練。
幾個月的時間瓦崗騎兵的戰鬥力是又增加很多,包括兵甲都是相對精銳。
此時的對抗倒是發揮出八成的戰鬥力。
李世民在後面根本就沒有退路可走,兩萬玄甲就在李世民的身旁,八萬騎兵是直接進攻戰鬥空間都沒有多少,戰鬥異常激烈。
薛延陀的將領們都在納悶這麼快唐國就有了支援而且還是精銳騎兵,這些訊息與他們所知道的情況不符啊。
唐國一直都非常缺少戰馬,曾經的李淵還跟突厥購買過戰馬那個時候的交易儲量不過三千匹。
現在出現在對方的騎兵人數與他們的騎兵數量看起來差不多,這就不得不讓他們重視。
是打是走就成了他們要決定的事情。
“唐國怎麼會有如此多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