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軟怕硬是一種常見的裝填,此時的薛延陀將領們都沒有了好想要繼續戰鬥下去的意思。
唯一擔心的就是他們離開後將會有多少損失。
他們並不知道從背後來的追兵已經快要接近,如果他們知道就不會有這麼多的麻煩。
反正都走不了了那麼抱著破釜沉舟的心態會提高將士們計程車氣。
李世民一般觀看騎兵交鋒一般讓人進行統計,半個小時的時間他們損失就超過了幾千名騎兵。
他也是提著一口氣想要一鼓作氣將敵人驅趕出去,慈不掌兵見到麾下的將士們倒下心裡不是紫薇作為統帥並不能因為情緒而影響決策。
李世民就這樣看著,想要為了理想奮鬥就是要付出很多的東西。
瓦崗騎損失在打也不能後退。
“玄甲騎兵聽令,為本王衝入敵陣,沖垮他們的防禦。”
李世民見到騎兵的損失開始增加不得不動用他的精銳,兩萬玄甲的裝備更是重金打造,是瓦崗兵精銳中的精銳,多數時候都不會輕易動用。
是李世民手上王牌,他們的存在都可以以一敵十並且有很強的自保能力。
主要是他們身上的玄甲防禦力很高,這也是為什麼瓦崗騎兵從開始到現在依然保持兩萬的原因。
就是走的經營路線。
派出玄甲兵主要是不想讓己方的騎兵損失那麼大,必須要打出優勢來。
要說薛延陀的騎兵騎術是非常出色的,通常情況下唐國的騎兵都沒有人家從小就生活在馬背上的戰士們有優勢。
可是在有了重甲騎兵的情況下重鎧是佔據優勢的,在同等兵力的情況下進行陷陣會將對方的騎兵陣型攪亂。
是打是圍都不能阻止對方的進攻,若是陷陣的騎兵強勢堅持的越久就越有利,能否取勝就要看外圍的將士戰鬥。
李元吉趕到的時候騎兵們基本都是非常的疲憊他們的戰馬能夠參戰還是個問題。
不過當他們趕到之後李元吉並沒有命令立刻發起進攻而是讓大部分騎兵佔據後路休息。
趕到戰場直接將薛延陀騎兵的退路給堵上了,李元吉還有什麼可著急的。
不管薛延陀的騎兵選擇往哪邊衝鋒都必將失敗。
李元吉看著戰場的騎兵,他已經將對方的馬匹看成自己的了。
圍而不攻,薛延陀將領們此時此刻已經見到沒有後路,被前後夾擊,想要離開就是痴人說夢。
前後堵截他們是騎兵又不會飛,除非是殺出去可兩頭為難哪裡能夠真的那麼容易。
“唐國的追兵,我們沒有選擇。”
選擇自然是有的,比如直接投降可他們才不會那樣做。
於是薛延陀將領們包括將士們士氣則開始低沉,情緒變化如此快就是因為他們知道沒有退路可走,唯有拼死一搏世事無常這樣的情緒反而讓他們的戰鬥力大增。
李元吉趕急路真的很累,讓騎兵們就地休息還要隨時準備戰鬥。
李世民已經見到李元吉齊王的旗幟可是等了很久都沒有見到追擊的朔方兵馬出現。
為了保證戰鬥力,沒有藥監的事情將士們則開始分時間進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