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延陀的奮死抵抗真的讓瓦崗騎兵壓力很大。
沒過多久李元吉就安排人去前面喊話,他希望能夠透過最小的代價解決此事。
勸說談判就是個不錯的主意。
他給對方的選擇就是要麼放下兵器接受投降,他們將免於一死,或者他們負隅頑抗等待他們的就是會被唐國兵馬給剿滅。
李元吉這樣做一來是為了讓士兵和馬匹休息,二來他說的這個是真的,要麼生要麼死。
撤退的路都已經封死了,若是換成其他的兵馬在另一頭他都不會這樣選擇,畢竟薛延陀將士們的戰鬥力還是非常強悍的,若是他們選擇強行突破萬一另一面守不住他的計劃就會泡湯。
但面對瓦崗騎兵他是非常有信心的,唐國內的強兵李元吉也不得不佩服瓦崗兵的戰鬥力是很靠前的。
除了先鋒兵他還真沒看好過其他兵馬。
李元吉的派人去喊話真的激怒薛延陀的將領們,他們此時都明白投降就能活著。
如果不同意被消滅是遲早的事,能否突破出去還是要嘗試才行。
薛延陀的將領們很快就做好了選擇,如果後退必將遭到正在交戰的騎兵追擊,損失會很慘重,能夠突破沒有把握。
如果選擇與正在交戰的方向進行突破也不現實,對方的騎兵數量與他們相差不多想要衝出去談何容易。
更別說他們身後還有虎視眈的敵人。
“我們選擇戰鬥。”
“不,那樣會讓薛延陀部損失慘重,可能需要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以後才能夠恢復戰力。”
“我想我們可以與他們進行談判,他們也不想受到重創魚死網破不是大家想要見到的。”
薛延陀的大將軍想的很實際,誰說就只能他投降,他們雖然被圍困可戰鬥力依然還在。
這會讓他們忌憚,正個時候透過談判來找一個對大家都有利的辦法是最好的選擇。
李元吉的人還在喊話,瓦崗騎兵還在戰鬥。
李世民不得不承認他這個三弟還真是有一手,不愧是他大哥的左膀右臂。
如果李元吉這個時候選擇進攻肯定能夠打敗薛延陀可損失也是巨大的。
對方的騎兵樹木絕對不會比他們少,真死磕到底是不划算的。
薛延陀大將軍想的很對,對此他們表示可以先停止戰鬥,雙方保持克制退回各方。
李世民立刻答應,他可不想見到自己的兵馬再添損失,能夠談判就說明對方認輸。
成敗就在一念之間,他們的決定將會改變戰局的命運,李世民也想知道接下來薛延陀會做什麼樣的決定。
不管他們做什麼決定,戰馬他是要定了。
李元吉不知道李世民這會就已經打算跟他搶對方的戰馬。
三方派出談判的使者一起商討事情,李元吉立刻派人參加趁著這個時候正好能夠為他計程車兵們爭取更多的休息時間。
李元吉不擔心薛延陀騎兵朝著他們衝鋒嗎,疲憊之兵戰鬥力能夠發揮三成就不錯了,此時是不宜戰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