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無所獲的資訊讓他們有了更多的顧慮。
“朔方城的守將非常的謹慎,咱們不能這麼等下去,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繞路進攻唐國,避開追兵更能實現咱們的目的。”
“我同意坤贊將軍的說法。”
“我們必須要為口糧擔心,是時候行動了。”
“沒錯,我也同意繞路。”
薛延陀的兵營駐紮地內,將領們已經達成了一致。
他們都不擅長等待,與其對一個可能有著強大實力的朔方城動手不如輕鬆實現他們的目的。
他們可能會因為個人的性格和彰顯勇武會對個人提出挑戰,已達到強行戰鬥的意願。
可是對於戰爭,他們可就不會單打獨鬥,他們很清楚群狼與獨狼哪個更有優勢。
“夜晚離開,進入唐國。”
薛延陀部的人已經做了決定,朔方的李元吉這段時間都是將城們關閉。
就連崔浩擔心影響工坊的生意也沒有改變李元吉的決定,崔浩不懂打仗所以他只是說出擔心。
在這個時候李元吉可不會管會不會影響經濟,他需要的是朔方城沒有萬一。
等待薛延陀騎兵的行動才能做出下一步計劃。
晚上薛延陀部連夜開拔,目的已經很明顯不想讓人知道,李元吉的後手就是隱藏觀察的探子
薛延陀行動,李元吉得知訊息後心說不好,最後還是選擇繞路如果換成是他帶兵在不瞭解對方情況下也會這樣選擇。
現在的問題是追擊或者繼續守城。
如果繼續追擊會有多大的好處,首先他的兵馬糧草補給就是個問題,他們可沒有薛延陀那種多餘的馬匹攜帶物資。
短期追擊可行,可是最後依然會被限制如果沒有糧食他們還會陷入被動。
守城的話萬無一失可是他不能看著薛延陀的騎兵進到唐國村莊去肆虐,他是有遠大理想的人,不能因小失大。
小小的朔方城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終點。
“通知兵馬準備物資,明天走上出發。”
李元吉選擇準備一個晚上,追的不用太緊他們要尋找戰機只要讓探子跟上他們就行。
騎兵就是有機動的優勢。
他並不知道吐谷渾的瓦崗騎兵已經在趕來的路上,有時候就是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只要是你的機遇就不會落下。
李世民還不知道他的打算可能就要實現了,只不過一切尚未發生是否真的能夠得到最大利益還是要看他們的能力。
薛延陀部繞行是需要時間的,註定走路要長,而準備一個晚上的李元吉則是一大早就帶著騎兵出城,走的確實正常的道路想比較而言這就縮短了很多路程。
還有一個原因不著急是因為薛延陀的騎兵對唐國的地形並不熟悉,想要繞道進入唐國腹地是需要摸索前行的。
就邊境這邊的情況沒有誰比李元吉更瞭解,想要繞路進入唐國的路線他都有了大致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