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玄幻魔法 > 劍來 > 第九百五十三章 舊人重逢

第九百五十三章 舊人重逢 (第7/9頁)

那場風波過後,許茂親手將那撥王府精銳扈從的四十餘騎卒,一一擊殺。

再以戰刀割下皇子韓靖信的腦袋,系掛在腰間。挑了三匹戰馬,打算就此

離開家鄉,另尋出路,搏個出身。

只是許茂在漫天風雪中,並沒有就此離去,而是坐在馬背上,等著那個去追殺胡邯的棉衣男子返回原地。

後者將胡邯的那顆腦袋拋給許茂,許茂也沒有客氣,將頭顱懸在馬鞍另外一側,同樣是一筆不小的戰功,拿來當那投名狀。

當時的石毫國,作為舊朱熒王朝的重要藩屬國之一,從皇帝陛下,到廟堂文武百官,再到各路邊軍主將,幾乎皆是主戰一派。雖然國力懸殊,石毫國未能給大驪鐵騎造成太大的傷亡,但是即便北境邊軍打光了,京城被蘇高山的大軍圍困起來,哪怕國祚斷絕,也不與大驪宋氏俯首稱臣。比如皇子韓靖信,就曾領著許茂一行人,親自伏殺了兩支擁有隨軍修士的大驪邊軍斥候。只不過大勢所趨,下場只能是以卵擊石罷了。

而落個了護主不利的許茂,即便能夠僥倖活著潛入京城,見著了那個石毫國皇帝,不出意外,要麼被直接賜死,要麼被丟到戰場,美其名曰將功補過,反正都是個死。

畢竟死了個原本有望繼承大統的皇子殿下,可不是什麼小事。

許茂便乾脆投靠了大驪武將蘇高山。

李寶箴以心聲說道:“除此之外,我也曾見過一位賒刀人,姓曾。他曾許諾給我一個官職,如果沒有猜測,他也曾許諾過你一個官職,大驪巡狩使?”

許茂反問道:“你呢,上柱國姓氏?”

許氏有一條口口相傳的祖訓,大致意思,就是許氏子孫,將來需要報答一位“登門討債”的恩公,不管對方討要什麼,不管隔了多久的年月,持有“風雪”長槊的許氏子孫,見到此人後,確定了對方的身份,就都必須無條件償還對方的恩情,雖死無悔,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

這條長槊,傳到許茂手上,已經是第五代。石毫國許氏,世代忠烈,在邊關拋頭顱灑血熱,為歷代韓氏皇帝鎮守邊境,到了許茂的父親,只因為與京城權貴不合,就只能告老還鄉,鬱鬱而終。

而那位墨家賒刀人,便是一直隱瞞身份的“曾先生”,在那場風雪夜變故過後,雙方有過一場開誠佈公的交談,許茂最終得以繼續保留那條長槊,曾先生也預祝許茂有朝一日能夠成為大驪巡狩使。

審時度勢,做不成英雄,就只好退而求其次,當那應運而生、順勢而起的梟雄。

這位心思叵測、行事詭秘的曾先生,自稱只是混江湖的,哪裡有飯吃,就去哪裡討飯吃。

李寶箴繼續以心聲密語道:“我跟你還不太一樣,我跟同鄉董水井一樣,也都是一位賒刀人,只是同行不同脈,各做各的買賣,井水不犯河水。”

許茂問道:“我的耐心有限,麻煩李織造說句敞亮話。”

“有請許茂兄同舟共濟,算了,我乾脆就說得難聽點,就是懇請許茂兄,與我,準確說來,是與我們,當那鸕鷀,合力抓捕一條漏網之魚。”

李寶箴說道:“事成之後,我可以保證許茂兄生前位極人臣,死後極盡哀榮,並且可以另謀出路,比如一舉成為寶瓶洲地位尊崇的山嶽英靈之一,到時候是想當某尊大驪高位山神,還是當那石毫國五嶽山君,只看許茂兄自己的意思。”

李寶箴丟完手中石子,拍拍手,“豪傑暮年,壯心不已?這怎麼夠,遠遠不夠。”

許茂伸手指了指夜幕,神色淡然道:“天下匹夫在馬背,月滿人間幾千州。”

李寶箴輕輕嘆息,“就當我今夜沒來過此地。”

因為這就是許茂的答案。

石毫國的橫槊賦詩郎許茂也好,大驪邊軍的禺州將軍曹戊也罷,都是一介武夫,生死榮辱都在馬背上,沙場上。

————

中土文廟,功德林一處秘境。

一位階下囚,坐在湖邊,用那酒糟玉米打窩。

漢子守著一條魚路,為了散餌霧化,所以一次次拋竿提竿,都是空竿。

今天又來了那個少年,劉叉從不過問對方的名字,也不去計較一個才是下五境的儒家弟子,為何能夠來到此地。

劉叉也懶得解釋什麼,一看少年就是個地地道道的門外漢。

少年好奇問道:“聽說釣不同的魚,要用不同的魚竿。”

劉叉笑呵呵道:“高手一根杆,外行擺地攤。”

少年點點頭,“一聽就是高手說的話。”

蠻荒天下,曳落河。

緋妃開始閉關了。

然後來了一撥外鄉修士。

好像約好了,同一天趕來曳落河,來見白澤。

最新小說: 我開啟了超凡遊戲 修羅神尊 無敵暴徒 我一人一劍,鎮守蠻荒三百年 冥王有令:夫人速速回 我捅死了吸血鬼 聖命至尊 器道成仙 武動驚天 遮天:開局鑄就最強道基 噬龍天帝訣 重生之為蟻 太宗皇帝成長計劃 仙武天尊 御獸天驕:開局撿到魔狼幼崽 在必死的玄幻遊戲中破局 兩界長生,從欽天監開始 魔運猖獗 我家師伯真是深藏不露啊 邪王別沒完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