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誰受得了?
因此很多學子,拿筆的手都在抖,甚至有人連考卷都沒看到,臉上就露出了崩潰之色。
還有些乾脆敵視地掃視著其他考生,好像只要考場中其他人死絕了,自己就肯定能中。
小小的考場,已是人生百態。
黃尚看著,心反倒靜了下來。
文氣流轉全身,隱隱與貢院廣場的孔子雕像形成共鳴。
他從容不迫地提起了諸葛筆。
“開始吧!”
……
……
“開始吧!”
數天後,郭學士望著身前的一摞卷子,如同上戰場的將軍,發出了衝鋒的號角。
確實,一場另類的戰爭開始了。
改卷。
永州考試的人數不多,但同樣考官也很少。
十名不到的考官,面對幾百份試卷,還不能平均分配,是反覆批改。
因為所批閱的試卷,最後還要送到禮部磨勘,複核考官的閱卷工作。
出現第一次誤判,便會被罰俸,再次誤判,則直接降職。
所以改卷壓力還是很大的,需要專心致志,一個字都不能誤判。
一份份試卷攤開,考官們的視線落了上去,開始在上面批寫“通”、“否”,並附上自己的意見。
此次的題目,《論語》十帖、墨義十條、策五道、詩賦各一首。
《論語》十帖,就是填空默寫。
這算是最基礎的考題,也是考官判卷時,首先要審查的。
如果連《論語》都背不過,後面連看都不需要看。
接下來的墨義十條,則是筆答經義,在九經中挑出一些片段作為題目,要求考生寫出這些句子的大義。
這也是基本功,如果有錯,也是被淘汰的下場。
很快,一份份不合格的試卷,被剔除出去。
試卷的數目,已然減少到一半。
而這剩下來的,策和詩賦,才是關鍵。
所謂策,就是問答題,比較貼近現實,問一些國策現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