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養殖行業是需要科學指點的,科學養殖才是出路,才能賺錢。現在你們懂科學嗎?你們不懂,所以就需要有知識、懂技術的技術員來指導,對不對?”
幹部們問道:“那就是沒有編制了?”
高雲說道:“嗯,沒有編制,這是技工學校,主要是培養……”
“嗨!”下面嘆氣聲四起。
還有人嘀咕說:“明白了,這是培養漁民的學校,去了學習怎麼養魚養蝦養王八。”
“那念什麼念?養魚打漁還要上學去學習?學校不收學雜費嗎?不收學雜費還行。”
“不收學雜費也不去唸,得讓孩子有個正經出路,當不了國家幹部能端個鐵飯碗也行嘛,好歹吃上商品糧……”
高雲聽到這些話後不高興了,說:“你們一個個的真是沒有點眼光!都跟你們說了,搞海洋養殖業必須得講科學,科學養殖才是未來的出路!”
“你們海上的養殖廠要幹大,以後遲早需要僱傭技術員或者漁醫,現在國家給你們培養人才,讓你們各村的後生有了學技術的地方,你們還挑三揀四?真是沒點數了!”
王憶知道領導說的是對的。
他這邊已經開始規劃安排那些人去唸水產技校了。
但許多幹部對此不感冒,起碼不想讓自家孩子去唸這所學校。
他們也知道養魚要講科學,問題是他們自己就是打漁的,拼了命的當村幹部是為了什麼?為了自己?
那不可能。
這年頭村幹部能有什麼出路?
他們是想給後人鋪路!
如果他們鋪的路就是讓後人繼續去打漁、養魚吃海上飯,那他們鋪個屁啊,直接領著孩子去海上喝海水、吹海風不就行了?
不過有些人還是有眼光的,他們不想讓自家孩子去唸水產技校,那可以鼓動其他人家的孩子去唸嘛。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有句話叫一山更比一山高。
高雲為什麼在這裡鼓動他們讓孩子去唸水產技校?
因為學雜費不菲!
一個學期的學費是三十元……
他把這收費標準說出來後,下面鴉雀無聲,好些人用看傻逼的眼神看他:
讓孩子去給國家白養三年魚,然後每年還得交六十元的學費?
以為我們老農民好糊弄麼?
高雲還真想糊弄他們。
水產技校的收費標準確實有點高,尋常人家的孩子上不起這個學,可他們總得招收學生吧?
而且福海是漁業大縣,成立一所水產技校、培養一批水產專業人才是很有必要的事。
但城裡人家肯定不會讓孩子去上這個學校、學這些專業,他們的辦學目標是漁家子弟。
因為收費較高,漁家能念這個學的家庭情況都得挺不錯才行,眾所周知,農村一個村裡誰家的家庭情況往往是最好的?
村幹部!
這是此次糾集村幹部們來開研討會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想鼓動他們讓孩子報名。
村幹部們才不幹呢。
他們是有遠大理想的,並不想讓孩子繼續吃水上飯,想讓孩子們去內陸、去城裡頭正正經經的坐個辦公室。
這個想法可以理解。
他們自己吃了半輩子的海上苦,可不想再讓孩子們繼續吃這個苦了,否則他們奮鬥有什麼意義呢?
中國人的奮鬥有個淳樸的理念:一代更比一代強!
看著村幹部們又是搖頭又是撇嘴,高雲這邊也挺無奈的,說道:“我知道這個收費標準不低,但是大家要體諒組織上,組織上現在用錢的地方多,資金壓力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