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讓精於組織的人負責人事。
最大程度為科技人員提供安靜環境,讓他們專心致志的幹專業內的事。
因此,正式準備施工的時候,楊承應改了鐵路管理司的管理層。
代善兼任鐵路管理司大臣。
瀋陽府知府劉興祚,暫時主管人事。
馬國柱擔任鐵路管理司副大臣,主要是跟隨學習,將來執掌鐵路管理司。
茅元儀擔任鐵路管理司副大臣,負責工程實施。
高鴻中也擔任副大臣,主管後勤。
等火車出了後金的邊界,楊承應又讓別的有權威的大臣,充任管理司大臣,安撫地方官員。
之所以搞這麼複雜,還是因為鐵路是個新鮮事物,地方上對它相當的排斥。
全世界都一樣。
在英國,火箭號蒸汽機車的出現,就是因為當地民眾的反對。
為了證明火車的速度,絞盡腦汁搞出來的。
八月十五日,開奠基儀式。
十六日,鐵路正式開建。
動員了十萬築路大軍,每一百人中有一個熟練工指揮操作。
這些熟練工都是楊承應修築試驗段的時候,用心栽培的骨幹。
開工以後,分段實施工程鋪軌。
楊承應準備的這麼充分,得到的回報也是又大又美。
工程速度以每天鋪築十里的速度,使路基節節向前延伸。
洪承疇原本打算看一眼就走,卻忍不住想留下來,看到結果。
全長一百三十里的鐵路,用了十五天就基本鋪設到位。
九月初,蒸汽機車出現在瀋陽東站的鐵路上。
楊承應駕駛著檢修完畢的火車,載著參與質檢的人員,在眾人的歡呼聲中,駛出了火車站。
“大王萬歲!”“大王萬歲!”
一聲聲的高呼,讓洪承疇心裡已經有了答案。
不過,他並不打算現在就跟著楊承應混。
他在等,等一個合適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