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個可能。”嶽託忙道,“大汗,咱們要不要出兵鞍山城,光靠正藍旗是無法抵禦的。”
“不著急。”
皇太極望向窗外,“楊承應到底有多大的決心呢!”
自海州撤軍後,皇太極敏銳的發現國記憶體在不穩定因素,主要是旗丁和包衣的矛盾巨大。
為了彌合這種矛盾,皇太極下達了各種政策。為了提防阿敏之類的事再起,他沒有選擇派兵入犯薊鎮。
這些情況是瞞不了楊承應的耳目。
所以,皇太極吃不準楊承應到底有多大野心。
後金的情報沒有大的錯,楊承應的確到了蓋州。
但他本人抵達蓋州後,卻沒有在那裡住下等大軍集合,而是悄悄的帶著侍衛,前往山溝溝裡的天工局。
對鎢礦的開採和運用,以宋應星為首的天工局,已經研究的比較透徹。
他們將鎢粉和鐵等金屬合在一起,按照楊承應提供的馬刀圖紙,嘗試著打造了一批馬刀。
全長93厘米,刃長78厘米,刃寬3.2厘米,刃厚0.5厘米,重3.7斤。刀鞘有雙佩環,可以掛在腰上。刀柄採用西式軍刀,防止脫手。
由於是第一次打造,這一批馬刀只有十五把,每一把都沒有開刃。
拔刀出鞘,仍能感受到刀身傳來的陣陣寒意。
楊承應觀摩後,滿意的點頭:“好啊,這才是我想要的上等馬刀。”
“大帥,這刀您打算配給誰啊?”祖澤潤躍躍欲試道。
不只是他,侍衛們都眼饞這一款馬刀。
他們親眼看到,祖澤潤試刀,一刀下去,木頭被削成兩半。
“這些刀暫時不列裝。”
楊承應把刀放回原處,“等量再大一些,給那些資深的騎兵試一試手。”
侍衛們一陣失落,這麼好的馬刀,可惜了!
宋應星微笑著,看到自己的傑作被那麼多人喜愛,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宋先生,我想看一眼您設計的車床。”
楊承應有些迫不及待。
“您隨我來。”
宋應星帶路,楊承應看到了夢寐以求的車床。
離開前,車床還只有雛形,如今已經完全成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