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掛在皇太極的書房一側。
鞍山的山川地理,甚至每一座橋樑,都在地圖上標註得一清二楚。
皇太極佇立在地圖前,久久凝視。
金色的陽光照進來,將皇太極魁梧的身姿,投影在地上。
“從遼東軍的動向來看,楊承應極有可能打算對我鞍山城發起進攻,以摧毀我軍的橋頭堡。”
薩哈廉說的鞍山城,是皇太極最近才下令修建的。
城池修建標準,比照遵化城。
城上有後金鑄造的大炮,數量雖然不多,比沒有強。
這座城修建的目的,是利用鞍山城作為前進基地,一步步蠶食海州百姓。
海州守將尚可喜守備嚴密,另外有大股騎兵為策應,後金軍得手機會不多。
可一直持續下去,明軍是吃不消的。
拔掉這個楔子,成了楊承應必須做的事。
這是薩哈廉的看法。
“他要是來正中我軍下懷,我們可以趁機與敵野戰,將他們消滅在鞍山城下。”
嶽託十分自信地說道。
過去幾年,遼東軍都避免和後金軍決戰。就算出兵,都是以多打少,採取圍毆的戰術。
“換句話來說,人家也知道可能進入大決戰。”
薩哈廉說道:“大哥,我們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哼,三弟你是讀書讀迂了。”
嶽託一臉不屑,“上次要不是大汗不肯打仗,我軍肯定能給遼東軍一次重創。”
“這跟讀不讀書沒關係!”
薩哈廉惱怒的說道。
嶽託不愛看中原人的書本也就罷了,居然還瞧不起讀書的!
德格類進來,快步走到皇太極的面前彙報:“大汗!據細作打探的情報,運動會結束後,楊承應離開了廣寧,抵達蓋州。”
皇太極接過德格類遞上來的紙,他奇怪地說道:“楊承應到底打什麼算盤?為什麼不直奔海州呢?”
他把寫著情報的紙遞給身邊的嶽託問:“你們怎麼看?”
嶽託疑惑地接過情報,他看了一眼後,自覺想不出來,又把情報遞給薩哈廉。
薩哈廉猜測道:“他極有可能在等,等各部隊集結完畢,再率軍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