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勳走後第二天,天氣由雨轉晴。
百姓紛紛把自己的衣服拿出來曬。
說是衣服,那跟爛布條感覺沒啥區別。
楊承應怕女性曬衣服不方便,趕緊把整個歸服堡的孩子叫出來,把堡門交給女兵把守。
不許任何男人靠近,讓這些婦女在裡面曬衣服。
男人在外面曬。
一時間,到處是春光。
楊承應也把自己的衣服拿出來曬。
但曬衣服不妨礙幹活兒。
一個個光著上半身,下半身繫著遮羞布,繼續上山砍樹。
粗一點的樹交給木匠,用鋸子、墨斗和刨子加工成一塊塊木板。
這些木板將來就是牆壁。
細樹則削尖一頭,作為柱子。
每個人都知道這是自己以後長期住的地方,因此特別賣力。
除了從蓋州遷來的百姓和十三山驛百姓,楊承應還專門花錢請待在大長山島上的木匠、石匠、鐵匠等,來幫忙建房子,打造農具。
一座座山在百姓手中變了模樣。
到了這一年的十月中旬,第一批房子終於建好。
騰出來的人力,又集中幫助建造第二批。
此時,王紹勳的情報送來,李適已經在準備謀反。
楊承應寫回信,告訴他,一定要勸李適用兵要非常快。
瀋陽。
努爾哈赤雖然沒有正式遷都瀋陽,卻已經待在這裡不走了。
校場內,喊殺聲此起彼伏。
然而,努爾哈赤臉上沒有一絲喜色。
“父汗,兒臣前來請罪。”
代善帶著嶽託、碩託、薩哈廉、劉興祚等敗將跪在努爾哈赤一側。
他們吃了敗仗後,擔心遼西明軍進攻廣寧,所以沒有立馬回瀋陽請罪。
在得知對方在寧遠只是築城,確定沒有進攻廣寧的意思,這才放心的離開。
努爾哈赤瞥了他一眼:“起來說話。勝敗乃兵家常事,不用掛在心上。”
“都是兒臣指揮無方,導致大軍折損嚴重,求父汗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