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想了想說道:“臣當時收到陛下之命後,也是認真想了數日後方有所得的。臣不知對與不對,還請陛下聖鑑。”
“皇叔請說。”曹睿抬了抬手。
曹植小心說道:“臣起初並不理解陛下之意。臣當時以為,聖人之言微言大義,先賢的註解精細入微,經學中的種種含義往往都在微妙之間,只能意會不可言傳,又豈是將其譯為白話就能囊括的?”
見皇帝此時在靜靜的聽著,曹植繼續說道:“但臣想了數日之後,才想清楚微言大義和淺顯易懂,這兩者並不衝突。”
曹睿嘴角露出一絲笑意:“皇叔認為這兩者為何不衝突了?”
曹植緩緩說道:“臣認為並不是每個學經的學子都是要當博士的。”
曹睿撫掌而笑,甚至還拍了幾下手。
當日在南巡途中,曹睿在看到曹植請戰的表文之後,心中是存了些許不滿之意的。因此在給曹植佈置任務的時候,也只是說清楚了要曹植去做的事情,而沒有說清楚為何要這麼做。
曹睿當時和孫資二人交談之時,孫資想到的也只是白話更好理解,並沒有曹植想的這麼深刻。
曹睿笑著說道:“皇叔和朕想到一起去了,朕認為儒學或者經學,是應該被更多人看書就能學到的。”
“換句話說,知識是要普及開的。”
曹植也應聲說道:“當時臣就在想,若是將五經譯成白話,方便的不僅是太學中的學子們自學。”
“除了太學之外,各州的州學、各郡縣的學堂之中,也有數不清的學子在學經。而這些地方往往沒有名師講課,不入流的學者也往往在講課時錯漏百出。”
“而將五經譯成白話,各州郡的學子們便有了通行的標準,各地的教習師長也可以有了依據進行講課。陛下,這乃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曹睿面帶笑意的說道:“皇叔就想到了這些?”
曹植愣了一下,隨即說道:“臣還有一句要說。若經學變得更加易懂,即使資質平庸的學子也可以學到忠君孝悌的聖人之意了,從而可以廣開教化。”
曹睿點了點頭:“皇叔說的都對,但也不是全對。”
曹植問道:“還請陛下為臣解惑。”
曹睿說道:“皇叔信讖緯嗎?”
“讖緯?”曹植不解此意,但還是回應道:“回陛下,臣並不信讖緯。不僅臣不信、武帝文帝也都不信,當年臣還寫文來駁斥過種種神異之事。”
“《辯道論》嘛,朕也讀過的。”曹睿說道:“朕還未到陳留之時,在譙縣與眾宗親論及讖緯,有侍中提到了袁氏世代家傳《孟氏易》。”
曹植點頭:“是有此事,袁氏就是靠《孟氏易》得來四世三公之位的。”
曹睿笑著說道:“若非袁氏壟斷了《孟氏易》,而《孟氏易》又被列為今文經學的重點,袁氏又何來如此多的門生故吏呢?”
曹植恍然:“如陛下所說,經學的普及不僅是經學本身的事情,也是在同時令士族無法壟斷學術?”
曹睿點了點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