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大先生抱著撫琴,從引鳳樓中出來,轉身說道。
“師兄保重!”
劉正風微微拱手,看著那道佝僂身形離開。
“爹!”
劉箐從庭院西頭出現,身上還披著孝服,她匆忙跑了過來,神情慌張。
“爹,不好了!”
劉正風下意識按住腰間劍柄,問道:“箐兒,何事慌張,莫非嵩山派又回來了?”
劉箐跪在地上,帶著哭音道:“不…不是,是芹弟走了。”
劉正風面色微沉,問道:“到底怎麼回事?”
“他留下一封信,說…說自己對不起爹爹,無臉待在家裡,要去江湖上找自己的路,讓我們不要去尋他,等到闖蕩出名堂後,再回來謝罪。”
劉正風接過那封信,展開一看,眉頭逐漸鎖緊。
“爹,我們去把芹弟找回來吧?他那麼小,涉足江湖,遇見壞人怎麼辦?”
劉箐自責不已,她強忍悲傷,操持治喪事宜,一時疏忽,加上這幾日府邸人員來往甚雜,半日不見人,她找到書齋時,就只剩這封信了。
“起來吧。”
“爹。”
“走了也好。”
“爹?”
劉正風搖頭道:“聖賢書讀多了,那些春秋大義,他半點沒學到,卻是裝了滿肚子男盜女娼,自私自利,心裡不乾不淨,到江湖上磨礪一番,或許能有所變化吧。”
“可是芹弟才那麼小,從未離開過衡山城,萬一遇見危險……”
劉正風嘆了口氣:“放心吧,他的自保本領,在你之上。”
劉箐懷疑道:“爹,你不會因為芹弟說了那些話,就不想認他了吧?”
劉正風搖搖頭,苦笑道:“我們馬上就要離開衡山了,跟著我們,也不一定安全,他選擇獨自上路,或許能有更好境遇吧。”
嵩山派走了,劉正風勾結魔教,卻也坐實了,事情遠遠還沒完。
劉箐問道:“爹,我們去哪裡?”
劉正風想了想,道:“可能是平陽府,聽你曲伯伯說,哪裡有座大山,終年雲霧繚繞,到處都是茶園,環境清幽,倒是可以暫避江湖上的風雨。”
劉箐低聲問道:“是平陽府清風寨?”
“你如何知道的?”
“聽向師兄說過,那位趙姑娘,便是平陽府清風寨的寨主,爹,我們以後是不是真的要依附魔……日月神教了?”
劉箐問道。
她心中卻是有些沒底。雖然與曲洋爺孫,早有來往,知道日月神教,並不像正道江湖宣傳的那樣喪心病狂,個個都是吃人大魔頭,但真加入日月神教,身份轉變如此之大,一時難以接受。
“江湖上風浪越來越大,爹原本想帶著你們上岸,現在看卻是不成了,那我們至少得找到一艘船……無論在何地,我們按照俠義道行事,對得起自己的心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