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東離深吸一口氣,道一句,“眾卿平身。”
“謝皇上。”百官起身。
整個皇宮,笙歌樂舞,陷在喜氣洋洋的氛圍裡。天下都跟著歡慶一堂,蕭東離登基為帝,大赦天下,減負減稅,百姓自然是歡呼雀躍的。
上官靖羽坐在蕭東離的身邊,高高在上,看著底下的文武百官,看著自己的父親,弟弟,還有海潤,還有一張張熟悉的面孔。
那種心情,是無法言語的。
除了喜悅,還有感慨萬千。
只是,上官靖羽沒能想到的是——誰都還沒來得及開口,青墨已經站在了金鑾殿門口,一臉的焦灼。
東都出事了。
街頭巷尾,全東都的人都看見了。
有關於上官鳳的罪狀!
僭越之罪十,忤逆之罪三,貪腐之罪八等等等等,一條條罪證確鑿,一條條都足以讓上官家萬劫不復。
甚至於陷害季家,以至於季家滿門皆誅。貪腐修築堤壩的銀子,以至於堤壩被洪水沖垮,當年害死了那麼多的人。
百姓自然是義憤填膺的,對於上官家早前的胡作非為,以及搜刮民脂民膏,上官家獨攬大權,天下人早已——百姓聯名上書,要嚴懲上官家,為被上官家害死的那些無辜之人,雪洗冤仇。
青墨得知的第一時間,就是派御林軍滿東都城的搜狀子,可是還是晚了,該看見的不該看見的,都看見了。
上官家,瞬時成了眾矢之的。
尤其是新帝登基,好比:新官上任三把火。
若不殺一兩個權臣佞臣,似乎就對不起天下百姓,對不起大朔黎民。
金鑾殿上,百官交頭接耳,上官致遠一語不發。這些白紙黑字上,寫的都是事實。上官致遠無可反駁,便是海潤,一時間也是找不到辯解的字眼。
上官鳳是做了不少壞事,可上官致遠和上官靖羽卻是無辜的。
但——依照大朔的律法,上官鳳作惡多端,按律該連坐。連坐的意思,就是上官致遠和上官靖羽,都不能放過。
百官都在等著蕭東離,給一個交代,一個說法。
“去查一下,是誰貼出去的。”蕭東離拂袖,淡淡的開口。
青墨頷首。
可除此之外,蕭東離便沒再多說什麼,只是輕描淡寫的來了一句,“丞相大人累了,回去歇著吧!今兒個是朕的好日子,朕不願染血,所以別叫朕聽見亂嚼舌根的東西,否則——朕就殺了誰!”
音落,蕭東離二話不說帶著上官靖羽離開了尷尬的金殿。
直接從後頭離開,沒有半步停留。
百官都愣住,連上官鳳和上官致遠都沒弄明白,蕭東離到底是什麼意思?懸而不決?可是有什麼用意?
還是說,蕭東離對上官靖羽的在乎,甘願搭上整個大朔江山?
沒有答案。
上官靖羽甩開了蕭東離的手,“以前,是不是也這樣逼你的?所以才讓上官家滿門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