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地界,山勢險峻,地勢又頗為崎嶇,無人抵達的地域頗多,自然會蘊生出頗多的寶物和異象,甚至有可能,出現聯通‘外界’的破口。
這些江湖人,便是特意來此處尋找機緣。”
徐行回想起方才所見,點了點頭。
按照厲若海的說法,異象多現於無人處,只因人流彙集的地帶,吞吐罡煞之氣的武者也就越多,可以從源頭上抑制異相的形成。
按他們這一路走來的所見所聞,蜀中的確是一個適合武者修行的寶地。
這麼一看,徐行倒是管中窺豹,琢磨出來一點這個世界的天下格局。
自天變以來,張三丰高居武當山,鎮壓因破碎而產生的“空洞”,也抑制了天變造成的災禍。
但對武學修為高到一定地步的武者,這些天地異象既不是災也不是禍,反倒是一種難得的機緣。
更何況,若是鷹緣所言不差,張三丰甚至還擋了那群半步破碎高手的路,令這群人也難以飛昇,只能坐困愁城。
這麼來看,張三丰幾乎是一己之力,阻了天下宗師的路,怪不得厲姑娘雖然佩服他,語氣中也多有古怪。
嘿,倒是好大氣魄。
想到此處,徐行轉過頭去,問道:
“厲姑娘,當今之世,除了張三丰、蒙赤行、八思巴外,有資格問鼎破碎之道的高手,還有幾位?”
厲若海想了想,掰起白皙而纖細的手指,一個個地盤算起來。
“排除這三人外,首先自然要數西城城主,沈萬三,此人亦是西城始祖梁思禽的首徒。
其次便是大輪寺新主、昔日傳鷹傳大俠的子嗣,活佛鷹緣,以及縱橫天下無敵手的‘魔師’龐斑。”
“沈萬三?”
徐行對鷹緣、龐斑倒還頗為熟悉,卻沒想到,竟然還有沈萬三這位天下第一豪商的戲份。
厲若海已經習慣了徐行這種對武林事半懂不懂的表現,便講起了一段,與徐行所知似是而非的西城歷史。
昔日“西崑崙”梁蕭便攜妻子花曉霜遠走外域,最終孕有一子梁飲霜。
梁飲霜酷愛航海,遠遊異域,是以名聲不顯於世,可他的兒子梁思禽,卻是一代武學奇才,將梁蕭所傳的“周流六虛功”發揚光大。
梁思禽在原著中,乃是修成周流六虛功後,自外域遠來中土,最終相助朱元璋成就一番大業,統一中原。
只不過,他因與這位雄才大略的太祖政見不和,又有些私人恩怨,最終才遠走崑崙,開闢西城一脈。
可在這個世界,梁思禽神功還未大成,就遇上了退隱江湖,遠走西域的“無上宗師”令東來。
彼時的令東來已然無敵於中原江湖,故離開中土,周遊天下,遍訪天下賢人,只求一名足堪論道之輩。
當年學究天人的“西崑崙”梁蕭,亦是令東來的目標之一,不過,他沒想到梁蕭已然破碎而去,只留梁思禽這個孫子。
好在,梁思禽此時的周流六虛功雖未徹底大成,卻對天人至道有了一番真知灼見,令東來便欣然與之論道。
等到兩人分別後,梁思禽對天人之道另有感悟,便並未踏足中原,而是來到天山崑崙覓地潛修,最終於此處以“周流六虛功”成就無上至道,羽化而飛昇。
令東來和梁思禽對談後,亦領悟出破碎之道,實難假手他人而成的道理,迴轉“十絕關”,潛修九年,自行破碎。
沈萬三便是梁思禽破空飛昇之前,收取的唯一一個徒弟,其實,他才是真正開闢出“西城”一脈的始祖。
等到梁思禽飛昇之後,沈萬三因難以勘破“周流六虛功”的奧秘,遂隱瞞身份來到中原,化名萬三千,做起了生意。
此時張三丰已自十絕關中出世,一統武林各派,成立天下會,整個中原也呈現百廢待興之貌。
是以,萬三千的“天下第一莊”便乘勢而起,收羅一眾奇人異士。
他本人也從商道中領悟出“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的道理,練成“周流六虛功”。
功成之後,萬三千便孤身登陸昔年與“西崑崙”梁蕭有極大仇怨的靈鰲島也即是武林中所謂的“東島”,以大成的“周流六虛功”敗盡東島群雄。
直到此時,世人才知曉,這位富甲天下的財神爺,竟然是昔年“西崑崙”梁蕭的傳人。
萬三千自露身份後,便恢復本名沈萬三,挾天下第一莊中人迴轉天山崑崙,開闢西城一脈,並將師尊梁思禽的事蹟遍傳天下,廣納豪傑。
聽完後,徐行怔了一怔,不禁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