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羅剎國作為與歐羅巴之間的緩衝倒是也不算壞事,至於這合約能維持多久,那就看心情嘍。
如果羅剎國真的能老老實實的在歐羅巴帶著,那麼留著也沒什麼,反正大明又不缺莫斯科那點地方。
“狂妄!我執掌教會這麼多年,從未見過如此狂妄的異教徒!”尼康聞聽使者的回話再也剋制不住情緒。
倘若真簽訂了這麼個協議回去,莫說得不到羅剎民眾的支援,就連教兵估計都要懷疑起自己的信仰。
“明軍根本沒有議和的誠意,戰爭已不可避免,通知布蘭特主教,準備戰爭吧!”尼康知道自己有些失態,他收起情緒對身邊的傳令兵道。
事實上他早已做好了戰爭的準備,每個教兵的胸前都保有教會發的贖罪券。
尼康早就透過教會向所有教兵說明,這場戰爭將洗清他們的罪孽,即便是戰死了,靈魂也可以直入天堂。
嗚——嗚——嗚——
沒過多久羅剎國教兵軍團吹響了雄渾的號角。
“烏拉~烏拉~烏拉~!”繼而是響徹震天的吼叫,這是衝鋒的前奏。
……
“大人,毛子又開始烏拉了。”巴巴喇拍馬到劉鴻漸側邊,不爽的道。
“呵呵,看來是不打算把握住最後的機會了。”劉鴻漸無語的道。
羅剎人的性格再次重新整理了劉鴻漸的看法,劉鴻漸原本以為自己已經夠狂妄了。
倘若是他,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肯定不會主動發起進攻,畢竟先前的一系列戰鬥已經說明了問題。
不論是城防戰還是野戰,防守的一方都會佔有優勢,尤其是在野戰之時,防守方的火炮可以在陣地後對進攻方發起轟擊,而攻擊方就很難做到。
因為限於攻擊距離,火炮兵無法保證炮彈會不會落在正在衝鋒的自己人頭上。
可他沒想到羅剎人更加狂妄,在這樣的情況下仍舊選擇了衝鋒。
不過劉鴻漸實在是願望了大牧首尼康閣下,尼康是個優秀的政治家這毫無疑問,否則他也不會騎在沙皇和議會頭上。
但政治家就是政治家,哪裡懂得軍事上的道道,在他看來他有兵力上的優勢以及氣候上的優勢,而且教兵們的信仰足以保證他們的勇氣。
用大明的話來說,他手下的羅剎兵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此時不發起進攻,更待何時?
“林河,將士們可還適應栓動步槍?”劉鴻漸沒工夫猜測尼康如此狂妄的原因,他扭頭問向火槍營長官林河參將。
栓動步槍雖然省去了裝彈的不周,但到底與原來的槍結構不同。
“回大人,能跟著咱們出征的都是幾年前的老兵,他們玩兒火槍玩的賊溜,這栓動步槍雖然構造不同,但整體操作比先前的火槍方便多了。
他們早就想試試栓動步槍的威力了!”林河興奮的道。
“那就準備迎敵吧,巴巴喇你仍舊率領騎兵在戰壕兩側側應,一旦火槍營陣線堅持不住,不用等本王的命令,立即從兩側衝擊敵人陣線!”
雖然對栓動步槍期許甚高,但畢竟沒有一支一支槍的進行射擊試驗,再加上不清楚栓動步槍在嚴寒環境下的穩定性,所以劉鴻漸不得不做兩手準備。
“卑職得令!”巴巴喇隨即給蘇克圖使了個眼色,二人一左一右朝著火槍營陣線兩側奔去。
火槍營陣線早已挖掘好了一條長約數百步的戰壕,這是在栓動步槍運抵到軍營後,劉鴻漸的新命令。
每逢到一個地方紮營,就得挖一條戰壕,雖然不見得能用得上,但真到了必要的時候,這條戰壕就會成為明軍的防禦陣線。
此時五千人栓動步槍士兵早已半蹲在了戰壕內,戰壕內每隔兩步的距離就放著一口小號的木箱子,箱子內是黃銅製的彈夾,每個彈夾裝彈六發。
以黃銅生產彈殼也是一筆極大的開支,當時劉鴻漸是思慮了好久才決定下來的。
原因很簡單,大明市面上流通著銅錢,黃銅在大明一直是緊俏汙漬,但一戰二戰時各國以黃銅作為彈殼肯定是有其道理的。
雖然劉鴻漸不明白究竟是為什麼,但這不重要,他只需要知道目前沒有更好的材質來替換,這就夠了。
至少大明目前沒有後世先進的銅包鋼技術。
戰壕後方是兩百門迫擊炮,這玩意兒的射程只比栓動步槍遠了沒多少,再加上陣地在火槍營後頭,射程充其量跟栓動步槍一樣,只不過是作為陣線的補充火力罷了,畢竟栓動步槍只有五千支。
迫擊炮再往後便是整整一百二十門後裝榴彈炮,在西西伯利亞跑了兩三個月幾乎都沒怎麼打仗,三次補給之下,目下劉鴻漸的手裡已經積攢了將近兩千發榴彈炮炮彈,而迫擊炮的炮彈就更多了,足足有六千多枚。
“烏拉~烏拉~烏拉~”隨著號角聲羅剎人騎兵率先發起了進攻。
劉鴻漸早已在親衛營的保護之下,躲在了榴彈炮陣營的後方,牛大棒槌和闊端一左一右的端在AKM站在劉鴻漸身後,而常鈺則站在一旁等待劉鴻漸的其他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