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紅日 (第4/7頁)

推薦閱讀: 我是丞相

而姜星火同樣看著他,還牽動嘴角,笑了笑。

這就相當於同樣還是那個“馬車困境”,但姜星火既不選擇撞左邊的人,也不選擇撞右邊的人,而是直接策馬一躍,像是的盧馬躍檀溪一樣,從人群腦袋上越了過去,安然落地後還放了個響屁!

只能說破解後的嘲諷效果強烈極了。

王景想開口說些什麼,但他一時之間竟然沒想到該如何應對,當他再想說的時候,卻是晚了。

看著眾人微微愕然的神色,姜星火繼續道。

“法不可以輕變也,亦不可以苟因也。”

“苟因,則承敝襲舛,有頹靡不振之虞,此不事事之過也。”

“輕變,則厭故喜新,有更張無序之患,此太多事之過也。”

“二者法之所禁也,而且犯之,又何責其能行法哉?”

“故此,去二者之過,而一求諸實,法斯行矣。

這幾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法”既不能輕易變動,也不能完全按照過去的來,要摒棄二者的弊端,然後做到“求實”,也就是根據實際需要來調整“法”,如此一來才能行得通。

至此,姜星火完成了反擊的理論部分。

論述的四段論結束。

第一段,姜星火肯定了朱元璋的功績和能力,並反擊了王景扣給他“鄉間書生、獄中囚徒”的貶低,以諸葛亮、管仲自比。

第二段,姜星火道出了“法”的本質是讓老百姓安定的規矩,跟古今沒關係,什麼有助於這一點,那麼就用什麼樣的“法”。

第三段,姜星火指出朱元璋也是后王,他的“法”對於堯舜禹湯這樣的先賢來說,同樣是“新法”。

第四段,姜星火說了“法”雖然不能輕易變動,也不能因循守舊,二者要選一個平衡點,棄其弊、取其利,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法”。

當姜星火完成了他的理論構建後,現場大部分聰明人,都知道他接下來要說什麼了。

既然“法”是為了讓天下安定,既然要根據時代來調整“法”,既然朱元璋用的也是相對的“新法”,那麼姜星火就要論證,眼下到底需不需要調整“法”了。

王景此時方才瞅空開口道:“法之.”

話未說完,就被姜星火粗暴打斷:“王侍郎請我赴死,難道還不允我死前說句話了?我說的有沒有道理,交由諸公與陛下評判便是,王侍郎有何可著急的?”

簡而言之兩個字

——急了?

王景面紅耳赤,但實在是一時語塞。

今日他不要命敢抬棺死諫,姜星火同樣也不要命。

而且此番情景,姜星火既然說出了交由現場文武百官和皇帝來評判的話語,這頂帶著大義的帽子壓下來,王景確實是不好打斷姜星火的話語了。

“今日,姜某有三問!亦有三答!”

姜星火環顧四周大臣,此時哭陵的官員們,都不自覺地停了下來,抽噎著看向這位國師。

“若是三問三答之後,諸公覺得無甚道理,這法,不變也罷!”

此時的姜星火,舉手投足間洋溢著無窮的自信,似乎他篤定了,雖然剛才他距離失敗僅差一步之遙,但當他的三問三答之後,現場的諸公,將會徹底對新法服氣。

“第一問!”

“洪武開國,乃是‘山河奄有中華在,日月重開大宋天’,我大明太祖高皇帝為何行衛所制新法?為何不用宋朝廂軍舊法?”

姜星火一步踏出,百官如一劍劈海一般像兩側散去。

“原因再簡單不過!”

姜星火一邊走著,一邊看著朝堂諸公們的面容。

“胡虜入主中原,天下百姓起兵抗元者何止百萬?彼時數百萬眾,皆抗元有功之臣,太祖高皇帝‘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之功,豈一人可成耶?”

最新小說: 遮天之東皇太一 超神學院之陰陽雙子 火影之死神之鐮 HP法蘭絨療法 hp逃離之歌 開局就和初戀領證 不養豬,就去死 前妻殉情,剛重生我就撕了離婚證 北宋小丫鬟 太子妃娘娘每天都想假死 嫁給男主的舅舅 小京官之女養家日常 帶百億物資,在70年代風生水起 快穿身為普通人的我被系統捕捉了 成為反派的第十六房小侍(女尊) 我為反派的愛情出謀劃策[無限流] 春閨思 皇後善謀 穿書後夫君竟是死對頭 被無情道支配的反派